在nba的歷史上,不是沒有過因為一個球員改變規則的事情發生。
喬治麥肯讓nba的“三秒區”擴大同時出現了“干擾球”規則;
張伯倫讓nba的“三秒區”再度擴大,同時出現了“罰球線起跳落地後必須在罰球線外”的規定;
馬克傑克遜讓nba出現了“背身5秒”的規定;
奧尼爾在內線強大的統治力,聯盟為了限制他,出臺禁區三秒違例規則;
但基本上,這些規定出現的原因,無外乎這些球員本身的能力存在一些bug,導致他太過無敵,為了削弱他,聯盟進行了規則上的改動。
勒布朗詹姆斯這次……明顯是規則改動的受益者。
而這樣的事情,還不止一次。
後來,2014年3月27日的一場常規賽比賽,詹姆斯強行突破籃下被步行者隊的希伯特阻擋,落地時詹姆斯打到了對手的下巴。
當時吹了勒布朗犯規,但4天之後nba為此修改了規則:球員在垂直起跳防守時不能向兩側或者轉身封堵。
按照新規,在這次對抗中犯規的人就變成了希伯特……
連續兩次改變規則,併成為規則的受益人,在nba的歷史上只此一人。
不少老一輩都說勒布朗在他們那個時候會成功,但不會像現在這麼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此。他的技術太糙了,以至於聯盟只能出臺一些規則幫他合理化。
李萬因為知道這個事情會發生,所以並不是很驚訝。
他可以理解聯盟的做法。
這個聯盟本質就是一樁生意,商業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24號後面需要一個23號來成為聯盟的牌面。
23號vs24號的劇本也真的很吸引人!
還有在總決賽上完成“新老交替”更經典的傳承嗎?
這個劇本肯定能賣出一個好價格,尤其是在勞資協議就快來臨的情況下。
2011年夏天,將是勞資協議10年合同到期的日子,過去十年聯盟發展得很快速,老闆跟球員們都覺得自己賺少了,矛盾爆發就在眼前。
不過這不是大衛斯特恩需要關心的事情,他需要保證的是最後3個賽季的聯盟繼續保持精彩……
這是他作為總裁唯一需要關心的事情。
勒布朗有望成為下一個“邁克爾喬丹”,去統治下一個十年。
他與生俱來的天賦,無時無刻不在說明著這一點……
只要他成功了,那麼十年後,所有的粉絲都會刻意避開這一點不談,而只談勒布朗詹姆斯的偉大!
總之……
路!
我大衛斯特恩已經給你鋪好了。
劇本也絕對的精彩。
總決賽“23vs24”,踩著舊神成為新神,接下來的路,就看你勒布朗自己怎麼走了!
只是李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促成規則改動的人,居然是他……
另外,由於他本身的影響力,還有對於“勒布朗,走步”的推動,使得這次整個聯盟關注勒布朗走步問題的輿論聲是要比原本更大的!
以至於很多媒體跟著一起跳出,譏諷勒布朗:如果這個賽季他還不能奪冠,那麼將是對大衛斯特恩還有整個聯盟最無情的嘲諷……
翻譯成國內的語言就是……
爛泥扶不上牆。
有記者讓李萬就這個事情發表一些看法,李萬笑了笑:“聯盟的看法,就是我的看法,我支援聯盟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