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這部以他們的過往為藍本的電視劇,把他們從小到大的過程重新演繹了一遍,黎念傾記得的,也全是自己小時候如何不聽話。
而顧玉珩在這幾個月裡,回憶起來的,卻是那雙桃花眼。
顧玉珩自認是個冷情的人。
從小就是。
他不喜歡那些哭哭啼啼的小孩子,畢竟從他記事時起,哭過的次數就屈指可數。
在他四歲的時候,家裡多了一個妹妹。
同年,隔壁的黎叔叔家裡也多了一個千金。
兩家大人很高興,常把三個孩子聚在一起,一家懷裡抱著一個,湊在一塊交流那些他們可能用不上但是聽一聽也很有意思的育兒心得。
說是讓孩子們多聚聚,實際上就是把兩個奶娃娃從保姆手裡交到他手裡。
那時候母親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玉珩啊,你看看傾傾,多漂亮呀,以後跟你成家好不好?”
“你可不能欺負人家。”
他那時候也還小,四五歲的孩子,還不像別的孩子喜歡看那些王子和公主的童話故事,每天捧著的都是各種天文航海的書籍。
他懵懵懂懂,不太懂“成家”具體是指什麼,但也知道,似乎是要以後跟他一起生活的意思。
最開始的時候,小男孩還是有些恐懼的。
畢竟之前只有他一個人。
怎麼以後還多了一個女孩子呢?
是不是要像父親對母親那樣?
事必躬親?體貼細緻?
好麻煩。
影響他拔刀的速度。
等再過一兩年,抱在懷裡的奶娃娃都會搖搖晃晃地走路了,再到後來會跑了。
五六歲的顧玉珩慢慢了解到這個叫做黎念傾的小姑娘,以後或許會是跟他相伴一生的人。
兩年過去,這種恐懼絲毫未減——
他不會照顧這種軟乎乎好像沒有骨頭的生物。
但好在這個沒有骨頭的生物雖然看起來像個小麵糰一樣,很好揉捏,實際上很皮實。
不知道受到了誰的影響,至少顧玉珩沒有聽兩個小傢伙哭過。
透過這段時間得出上面的結論後,他的恐懼稍稍消退了一點。
再等一等,兩個孩子都能穩穩地跑起來的時候,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氣質,兩人被一起送去學了舞蹈。
剛開始的時候沒準備讓她們走這條路,只是學著鍛鍊身體。
學著學著小黎念傾就學出了興趣。
小小的孩子每天上課去的最早,下課走得最晚。
翻跟頭的時候,一屋子學生,從她們兩個最小的小豆苗,到上了初中的孩子,就小黎念傾一個,翻得最順滑。
學生翻跟頭的時候,老師會在旁邊做輔助,託一下學生的腰,翻到一半的時候,扶一把學生的腿,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在這過程中幫學生找到正確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