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如何安排,韓書賢此時並不著急,也沒有過多的在意,不但如此,就是對韓明德這個害他之人能受到什麼樣的處置,他也不在意。
於他,能洗刷身上的冤屈就已很滿足。現在已經洗刷了身上的冤屈,妻兒也不會再被人欺負和小孩,他已經相當滿足。
回村的韓書賢又一頭扎進了作坊和學堂裡,這幾日不在家,已經堆積了很多事等著他處理,此時的韓書賢就如當初科舉考試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而京裡,因他而起的熱鬧此時已成了京中各家熱鬧之首。
有替他可惜的,可惜他一身才華被人所害,不得已去到村子裡過活;
也有笑話老忠義侯治家不嚴,雖說嫡庶有別,可也不能打壓庶子,更何況這個庶子還是個有出息,能替家族帶來榮耀,一點不輸嫡子的存在。
更有知道韓書賢現在的能耐的人,無不在笑話忠義侯,好好的兒子攆出府,倒留一個棒槌在家杵著。
不但京裡各大家笑話著忠義侯府,就是莊晟帝也在聽著韓書賢的事。
方靖和陳良和在審完忠義侯韓明德陷害韓書賢的案子的第二日早朝後,兩人單獨面聖,準備把案子的審理結果給莊晟帝上報。
御書房內,莊晟帝坐在堆滿奏摺的案桌前看著下首躬身站立的兩人,「昨日下半晌,老忠義侯就來找朕,說方大人把忠義侯給關了起來,說都是他治家不嚴,才有了今日這事,又是都是他的家務事,不勞大理寺費心,他自會處置,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朕讓你把人給放了。」
方靖不知莊晟帝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但事已經查清,人也關起來了,自己秉公處理,於是回道:「回皇上,曾國子監博士韓書賢一案,經查證,韓書賢並無強搶百姓良田,也無欺壓百姓,此事全為忠義侯誣陷所致。」
方靖說完就把袖筒裡韓孝和方梅的認罪書,以及村民指認畫押的文書都拿了出來,躬身呈給莊晟帝。
伺候莊晟帝的賀公公見狀立馬上前取了再畢恭畢敬的遞到莊晟帝身前。
莊晟帝並未立即開啟來看,因為他知道里面的內容都是據實,而是說道:「當年若沒有老忠義侯等臣子追隨先帝,也就沒有現在大豐的天下,說起來這事都是老侯爺一時失察,治家不嚴引起的,現在事情查清了,不如就讓韓書賢官復原職,忠義侯罰俸半年如何?」
能如何?自然是聽從皇命。
「皇上聖明。」
兩人一番恭維後,陳良和又說道:「皇上,臣有一言。」
「說就是。」莊晟帝說道。
陳良和說下去道:「韓書賢曾任國子監博士,要說官復原職,再任職國子監,韓書賢也是定能勝任。」
「因為他一直都在學堂裡任職,以前是在縣城的學院裡教授學子,後自己在村子裡修建了學堂,免費教村裡孩子讀書識字,不但教村裡娃讀書,還辦了作坊,讓村民們在自己村子裡就能做工掙錢,不但如此,年底大家還能從作坊裡領取分紅,現在藍灣村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家家都能吃飽穿暖不說,還能有餘錢餘糧。」
莊晟帝並未接話,而是等著他繼續說下去,「韓書賢這樣的人,若放在合適的地方,定能造福一方百姓,也能為咱們大豐樹立典範,以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到那時,何愁咱們大豐朝不富裕。」
陳良和說到這的時候,方靖也是猜到了他是想給韓書賢謀個實職,雖不知道他謀的職位是何,但如他所說,有了韓書賢的帶頭,大豐朝想要變得富裕也算有了方向。於是附和著說,「皇上,韓書賢這人不但一心為民,還很清高,臣曾拐著彎試探他,要是忠義侯被查,他便有可能繼承忠義侯的位置,可他卻表明了他寧願在藍灣村過一輩子也不回侯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