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的事說完了後,慕容清遠又問起了建書院的事來,「你真的要在村裡建個學堂?」
莫紫菀點頭,認真的回道:「真的啊!」開學堂既能幫到村裡人,而且等學堂以後有名氣了,也是很能賺錢的。
像現代的私立學院,除了成績好的學院能破格收取,其他想要進入的,不交一大筆費用是肯定不可能進得去的。
育人需要情懷,但生活需要錢錢。只要是有道德的,不昧良心的,能對得起老師這個身份,哪怕開學院的初衷是為了賺錢都是不可恥的。
「為什麼?」莫家並沒有多的錢,可不管是莫離,還是他自己,莫家都從沒在乎過在自己身上和莫離身上的花銷,就是村裡的娃來讀書,菀菀也一直都是認真,耐心的在教他們讀書和教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還送一些紙給他們練字,而爺爺和奶奶也從來沒抱怨過屋裡太吵。
慕容清遠總算是問出了自己一直想要問的問題。
「因為開書院也能賺錢啊!」說完莫紫菀就笑了起來。
慕容清遠沒想到聽到的答案會是賺錢,一愣之後又覺得她是在說笑,李林子他們就是因為沒錢才沒去學堂上學的.
見慕容清遠不信,莫紫菀又接著說起來,「清遠哥哥別看咱們村現在窮,可要不了多久就會變得有錢起來?」
慕容清遠又接著問,「因為作坊嗎?就算是李林子他們爹孃在作坊裡上工掙了些錢,可就收這幾個人的學費也賺不到錢。」
「答對一半。」慕容清遠才是真的聰明,對聰明的娃,莫紫菀也願意多教一些學習以外的東西,「你再想想,我們作坊開起來後需要些什麼?」
慕容清遠經莫紫菀提醒後細想了一下,隨後回道:「紅苕,舅舅家已經在負責了。」想到紅苕,就想到韓書賢在作坊開張的時候說的大家可以把紅苕賣給作坊,豬也收。
養豬不說了,村子裡的人本來就養有豬,但是現在又多了紅苕的收入,等等,現在還多了烤鴨,烤兔,大家還可以養鴨子、兔子。
最開始只有午餐肉,現在又多了烤鴨,烤兔,以後也許還會有其他的,每一樣都能讓村子裡的人多一些收入,於是又接著往下說,「村子裡的人還可以多養些豬,多種些紅苕和養些兔子和鴨子賣給作坊,這樣他們的收入就又多了一些,大家有錢了,就都能送家裡娃上學了。」
莫紫菀很滿意慕容清遠能從作坊的需要想到村民身上去,「咱們和村子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他們可以養豬養鴨賣給我們掙錢,我們收了這些豬鴨後也能變成錢,大家都能掙到錢,皆大歡喜。」
有了莫紫菀講的互惠互利的關係,慕容清遠舉一反三,所以建學堂也是互惠互利,村裡人有了賣豬,賣鴨的錢便能送家裡娃到學院讀書,這樣一來學院便能賺錢了。想了學院賺錢的事後,便又回想到讀書後的受益。
這一想,便越發的不可收拾,讀書能明事例,讀好了還能當官,差一點的也能當個賬房先生,也比種地後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強很多。
想了讀書帶來的好處後,又迴轉到了修建書院上了,「那我們早點把學院修起來!」雖然想通了開書院也能掙錢,但是慕容清遠也知道她想開書院不單單是為了掙錢,就如現在一樣,家裡都還窮著,她都願意免費教大家讀書寫字。
莫紫菀默嘆,我們家也才能把飯吃飽,衣穿暖,連住的房子都還沒修起來,哪有錢來修學院!「等咱們的作坊再賺些錢就修!」一文錢都要難倒英雄漢,更何況修書院可是好多好多個一文錢,還有書院修好後請先生,買桌椅等等的費用,這些錢不要說難到一個英雄漢,對沒錢的人來說,就是十個百個都有可能難到。
慕容清遠一聽就知道是缺錢,想著之前再山上
找到的靈芝,於是提議,「下個休沐日,我們去山上挖藥,萬一又找到好藥了,就能早些修書院了。」
莫紫菀看向慕容清遠,想說一句:你當靈芝是蘿蔔嗎?不過肯定不能這麼打擊他的積極性,所以只能答應下來,「好,等下次休沐我們去山上找藥材。」
「要是能再找到一株靈芝就好了。」說完又想起什麼來,「人參是不是比靈芝還值錢?」
莫紫菀被他這急性子的樣子給逗樂了,「咱們這山上能找到人參就奇怪了!」
「為啥?」
莫紫菀又解釋起來,「人參喜陰,生長地多溼潤,耐寒,忌陽光直射,咱們這個地方不適合人參生長。」
慕容清遠聽後一臉納悶,「山上那麼多樹本來就曬不到多少太陽,特別是山腳靠近河的地方,也潮溼的很,咋就不適合人參生長了?」
莫紫菀被問的也是一臉蒙,我又不是大夫,我怎麼知道!不過隨後又一想,書上也沒說什麼什麼地方不生長人參,只說了一般生長於什麼地方!「我也不知道,說不定大一點的山裡面也長的有,只是我們沒找到過。」
大一點的山?慕容清遠又開始思索起周圍的山來,隨後又道:「那我們就走遠一點,翠隆山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