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宋南枝顧不得收拾碗筷就和莫庭雨一人揹著一揹簍的菜就先往作坊而去。
怕莫庭雨的背得重了,走著累,腿受不了,宋南枝搶著把裝有肉的揹簍背在了自己背上,哪怕她揹著吃力得很,爺不讓莫庭雨背,只把裝著菜的揹簍留著讓莫庭雨背。
「你看看你的背都壓成啥樣了!」莫庭雨見著宋南枝被揹簍壓彎的脊背,抱怨道,「劉大夫都說了我這腿都好了,現在我啥活都能做,你自己身子骨都不好,還和我搶個啥。」
宋南枝:「又不遠,幾步路就走到了,能累個啥。」
「再說了,劉大夫都說了你現在還不能幹重活,你再多休息段時間,不然腿不舒服了,菀菀肯定要鬧。」只說莫紫菀要鬧,一點都不提自己的擔心。
「天天啥事都沒做,還要咋休息,再休息下去,怕是人都要耍廢了。」這幾個月來,莫庭雨雖然沒做啥事,但確實最難受的幾個月,不但看著老婆子像頭牛一樣的忙裡忙外,菀菀那麼小都跟著又是操心,又是掙錢補貼家裡,「作坊開了,以後做午餐肉的事都在作坊裡做,家裡也少點事了,以後你也不用那麼忙了!」
說到作坊,像是做夢一樣,宋南枝感慨,「真沒想到,咱們家還有開作坊的一天。」
兩人說著話的時候就走到了作坊,正如宋南枝說的話,幾步路就走到了。
為了方便照看,作坊就建在莫家和韓家不遠處,兩人在到了的時候,李枝翠和陳合容已經在忙著了,「我還想著我們算早的了,你們倒比我們來的更早,這麼早你們吃早飯了沒有?」宋南枝見著兩人就招呼起來。
「吃了,吃了才過來的。」李枝翠先回道,隨後還又問起了宋南枝和莫庭雨來,「你們吃了嗎?」
「也吃了。」宋南枝回道,隨後又說起,「我們先把菜背過來,估計一會林子,大崗他們爹孃也要過來了。」
「我們也是想著先來準備準備,等著他們來了也好有個分配。」李枝翠說道,陳和容只在莫庭雨和宋南枝來時笑了一笑,算是和兩人招呼了。
四人說了一會話後李林子的爹孃,李有才和張雲華,還有李大崗的爹孃,李有貴和杜春霞,以及李強,李青槐爹孃都陸陸續續的來到作坊。
幾人是來幫忙的,也是來上工的。李有才和李華林之前本就是在幫著宋南枝做午餐肉,現在作坊開張了,自然是少不了他們。不但有他們,李強的爹李有樹和李大崗的娘杜春霞,還有李林子的娘張雲華,村長李有的的媳婦何桂香也都被招進了作坊裡來幫著做午餐肉。
和莫紫菀之前設想的一樣,現在作坊裡的人除了何桂香,全都是跟著莫紫菀讀書的娃的爹孃。
要說之前李有才和李華林幫著宋南枝做午餐肉就已經讓人眼紅羨慕,現在作坊開了,幾人去作坊裡幫忙做事,就更羨煞旁人了。
莊戶人家,一年到頭的生計就靠著田地裡的一點點不多的收成和養些家畜補貼家用。除卻田裡,地裡,家畜,家裡要想再多些收入,針線活好的婦人閒時也會繡些繡品補貼家用,運氣好的話,男人們也能找到個活計,掙些錢回來補貼家用。
只是大多時候,都無活可找,所以沒去到作坊裡上工的人也就極羨慕李有才幾人。
不但羨慕,在作坊開張的事傳出來後,莫家和韓家的門都差點被村裡的人給踏平了。宋南枝和莫庭雨何曾遇見過這等架勢。
家裡不斷有人上門來打聽想進作坊做事,好在他們都把莫紫菀的話記在心裡。
莫紫菀太清楚自己爺奶的性子,所以早早地就想好了法子,讓他們把所有的事都推到乾爹乾孃那裡去。
兩老按事先說好的應付著上門來的人,只要有人上門來,兩老都是
好性子的陪著他們說話,問到作坊的時候,能說的他們也說,比如作坊是韓家出錢修的,人也是他們請的,還簽了合約。
至於合約寫了個啥,他們又不識字,肯定是說不出來的!
有人見找莫家沒用,自然就上門去找俞思蓮再試試。
俞思蓮見人找上門來,都是一個村的,自然也是要陪著說一會話的,甚至還拿了點心,果子出來招待來人。可招待歸招待,在說到了想找份事做時,俞思蓮卻是毫不為所動,當然也沒有直接拒接,只說了現在作坊的人手夠了,要是以後午餐肉買的好,人手不夠再請人時肯定還是在村裡找,還說都是一個村的,肯定先顧著咱們自己人。
這還不夠,俞思蓮還鼓勵大家養豬,多重些紅苕,說現在雖然不能請大家來做事,但是不管是誰家養的豬,他們都收,價錢上肯定也不會讓大家吃虧,紅苕也收,收紅苕當然說是為了餵豬。
收豬這事,在作坊修之前韓書賢就和李有地說過。作坊建在村裡,離家近,便於他管理,但也是利於村子的事。
一來,作坊開張了,招工的人在村裡選,雖然只有幾家,但總能帶動幾戶人家把日子過起來,總好過一個村就只有他李有地家兩個娃在縣裡讀書,這是韓書賢為李有地分析的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村裡養的豬,他統統都收,價錢和市面上一樣,只是這第二條韓書賢準備在開張之日再公佈,想讓大家都開心一番。
雖說是在開張之日在公佈開來,但是為了讓上門來找工的人覺得她不是在應付他們,俞思蓮也會保證說以後凡是他們家養的豬她都收。中文網
總之,村民們滿含期待地去找俞思蓮,走的時候也還是滿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