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莫言的性格雷厲風行,加入之後這個團隊帶來了立竿見影的變化。
第一樁是在她的建議下配送員的結賬週期由每天一次改為每週一次,其實來幫忙那天她就想說這一點,不過現在提出來才算名正言順。
網站上線之前因為還生死未卜,這些好不容易忽悠來的配送員心裡也打鼓,擔心要是搞不起來自己會不會白乾了。
當時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林一拍板決定跟他們一天一結,但這樣一來每天算賬和發錢的工作量就很大了。
李莫言認為現在網站已經證明有穩定運營的實力,完全可以按周結算來改進工作流程。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是,林一之前就說過配送員這個兼職其實流動性非常大,有些人今天拿到錢明天就不一定來上班,甚至都不提前通知一句。
責任心真的不是人人都有的東西。
所以,拉長結賬週期還有利於保證這個隊伍的穩定,至少每週排班之後不會被人輕易放鴿子,畢竟沒人跟錢過不去。
配送員按照分工應該由李建國來管理,不過作為在這個團隊的初次亮相,李莫言還是親自去宣佈了這一訊息。
大學生不算太難對付,一週的時間合情合理,再加上師姐的氣場壓陣,這幫張峋找來的大一新生都不敢炸刺,就算有幾個人私底下犯滴咕最終也順利透過。
李莫言轉頭又有了新的要求,她向林一提出:「人工算賬效率太低了,每次出點差錯還很難找問題,只能推倒重來,這個在技術上應該不難實現吧?」
林一確認:「不難實現,我可以做到,而且不會花太長時間,我會盡快把這個功能搞定。」
「但是我必須說明,我不希望被這些事情困住,否則的話就沒有精力投入到下一步發展上面去了。」
言下之意是要找新的技術人員了。
要請人的話碼農的工資可不便宜,以這個小團隊的規模來說負擔太大了。如果不想給錢,那無非是以技術合夥人的方式再釋放出一定股權。
李莫言知道林一肯定不會願意這樣做的,他這麼說應該是有一點想法,於是直接問道:
「你有什麼主意?」
林一說道:「我們現在在哪裡?京城電子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學院,這裡面懂技術的成千上萬,比我高明的也不在少數,隨便借到一點智力資源都夠我們現階段用的了。」
雖然他也才大一,但是本科生的能力他是看不上眼的,院裡的老師他當然不會有這樣的痴心妄想,研究生將將夠用。
李莫言好像有點摸到他的思路了:「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們明明坐在一座寶山之上,所以能不能從學院那裡挖出寶藏就看我們的本事了。師姐你應該是這方面的行家,你有什麼想法嗎?」
林一的意思很清楚了,他想白嫖學院的資源,而且還不想給錢。
他之所以同意李建國把師姐拉進來的倡議,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中了師姐或許可以借用院裡面的資源。
學生會這個組織本身其實沒多大權力,之所以這麼多人趨之若鶩,是因為它剛好是一個合適的媒介。
李莫言聽懂之後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我說你這麼大費周章地想把我拉進來,早就在這兒挖好坑等著我自己去跳了是吧?」
林一對學院確實是垂涎已久,不過要說他對師姐早有預謀那也不是事實,所以他只是回答:
「我相信師姐可以做更大的貢獻,我們不是想鑽誰的空子,而是恰當地利用起來學院本身就有卻沒有得到好好開發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