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很少喜歡翡翠,因為西方人喜歡標準化的東西,比如鑽石,鑽石的評價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標準,而翡翠沒有很嚴謹的標準,用俗話說就是水太深了,西方人弄不懂,他們沒辦法喜歡起來。
另外就是,西方是海洋文明,開放外向,西方人更喜歡金銀、紅寶石、藍寶石這樣色彩豔麗的珠寶。而東方是大河文明,東方人更喜歡溫潤內斂的玉。
還有就是一種思想潮流的傳承了,東方人祖先用玉做印章玉璽,代表皇權,而西方人卻用金銀、鑽石、彩色寶石做皇冠,也是皇權的象徵,象徵皇權的東西,各自代表了自己的尊貴。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玉石翡翠產地都在亞洲,西方人不具備壟斷性,老外精明,希望自己多賺東方人的錢,卻不希望東方人賺他們的錢,所以西方人不愛推廣普及翡翠玉石首飾。
但不管有多少的原因,眼前的玻璃種皇家紫翡翠卻是個例外,贏得了這些老外的喜愛,這裡有材質的功勞,也有宋亞楠的功勞。
“林天,全靠你,要不是你標得那塊原石,也沒有後來的玻璃種皇家紫翡翠,天雪珠寶也沒有可能走到這個層次。”肖曼雪輕聲說道。
林天卻是嘿嘿笑道:“以前都是外國佬用鑽石、寶石來賺我們的錢,現在我們也要玉石來賺他們的錢。”
“這倒是,在國際珠寶市場上,玉石這行一直說不上話,鑽石和彩色寶石才是主流,我也希望我們的天雪珠寶能開啟一個缺口。”肖曼雪也期待地說道。
“對了,你說皇室拿出了那個什麼光明之山,在哪裡?”林天好奇地問道。
“從這裡往前走,左轉,那裡是展廳的中心位置,那個最大的展臺便擺著光明之山。”大小姐說道。
“我們去看一下。”林天提議道,說著就往裡面移動。
果然在左轉之後,展廳另一邊豁然開朗,面積更寬,在中間的位置,有一個高出地面的平臺,平臺上是展櫃,在掌櫃的四周,竟是四位持槍警戒的警察。
在警察的身前,有黃色的警戒線,警戒線外已經圍了很多人,但是誰也不能越過警戒線,參觀的人自持身份,也不會做這種出格的事,萬一被當作搶劫者,警察可是有權開槍的。
在玻璃展櫃之中,放著一頂王冠,這可不是道具,更不是世界小姐比賽那種裝飾品,這是一頂真正的王冠,擁有者正是皇室的女王。
林天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張圖片上見過這頂王冠,這個展櫃前也不允許任何人拍照。他仔細聽了一下解說員的解說,才明白了它的來歷。
這頂皇冠不叫光明之山,叫光明之山的是它頂部十字架上鑲嵌的巨型鑽石。光明之山原來叫“柯伊諾爾”,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山”,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光明之山的原石重達八百克拉,經過多次磨製後,變為105.6克拉,這樣一顆巨大的鑽石,是稀世珍寶,但是它卻伴隨著詛咒和不詳。
凡是擁有它的君主和貴族都難逃厄運,下場都是慘死,1849年的時候,光明之山被貢獻給當時的女王,女王把它鑲嵌在王冠上成為主鑽。
據說因為這顆光明之山,女王遭受兩次不明襲擊,以後的皇家貴胄就沒有真正戴過這頂鑲嵌著光明之山的皇冠,被收藏了起來。
“林天,你對詛咒的傳說怎麼看?”肖曼雪問道。
“我覺得是人心在作怪,這樣的鑽石,必然是無價之寶,引發血腥爭奪並不奇怪,既然是血腥爭奪,肯定伴隨著死亡,如果非要說成是詛咒,我想這就是詛咒吧。”林天說道。
肖曼雪卻搖了搖頭,幽幽說道:“你聽說過創始者之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