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雲頤一時沒了言語,那些矯情的話,說出來刺嗓子,除此之外也沒有想要說的話,但是如果說沒事,陛下肯定會覺得是她糊弄她。
“我能自己整理好的。”秦雲頤低聲說。
“你能自己整理好,就不會不能跟朕說了。”齊樅汶嘆氣。“哎,朕也不逼你,朕只是希望你能快樂一點,朕每到此時,都是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無能為力。”
秦雲頤輕輕靠著他,“陛下為我做的已經夠多了。”
“我不想陛下再為我做什麼了。”
我還不起。
“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想見朕也沒關係,把身體養好,可以答應朕嗎?”齊樅汶說。其實他何嘗不知道,秦雲頤的心結,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他就是再有本事,又去哪裡給她找齊家人來。
至於秦家謀逆一事,此事水深,他每次心疼秦雲頤時,也想過不管不顧給秦家平反,但是他把當時的卷宗攤開一看,現實就給他潑了一盆冷水,讓他不要輕舉妄動。
秦家謀逆,是倒太子的開端,牽連了大半個朝廷,上至丞相,下到衙門雜役,說是血流成河都不為過。
秦家平反容易,他們呢?
秦家沒有謀逆,那就說明太子是冤死的,他要向世人昭告,父皇冤死了自己的太子嗎?這還是其次,太子一脈都死絕了,若真是冤枉,恢復身份,再寫幾篇祭文就是。
三王,五王可都還在,太子被冤,麗太妃一定會也趁機鳴冤,時間過去這麼久,當初的證人也早就不在了,再查也只能查後造出來的證據。三王可是父皇曾經口頭說過要立太子的人,放出來,他能供著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唐肅提醒他的,“當初陛下跪在天清宮外求要貴妃,先帝允了,當時三王及其黨羽就將矛頭對向過陛下,說陛下與太子同謀,與秦家同謀。”
“如果不是陛下先前閒王名頭立的住,王府更是從頭到尾都是內司的人,先帝相信陛下只是兒女情長,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就不是陛下您呢。”
齊樅汶皺眉。
“如今陛下要給秦家平反,首先,秦家到底有沒有謀逆現在不能確定。其次雖然一直有聲音說先太子謀逆一事是三王策劃,但是三王和五王被先帝關了圈禁,而陛下成為了陛下。一旦陛下重啟秦家謀逆案的複查,只消有一個人說當年太子一事,主謀不是三王,而是陛下,輿論一戰,陛下就辯無可辯,必輸無疑。”
齊樅汶摟著秦雲頤的腰,你根本不知道,朕說愛你,其實朕根本豁不出去為你做些什麼。齊樅汶眼裡有些自棄,“朕只盼著你多陪著朕,不要有一日,讓朕送你走。”
“陛下誇張了。”秦雲頤雙眼噙淚的看著他,“我會陪著陛下的。”
“盡我所能。”
太后是真的病了,如嬪安置在玉壽宮後殿,“如嬪今天好些了嗎?”
“如嬪娘娘今天還是不肯吃飯。”嬤嬤說,“人都快要瘦脫形了。”
“昨日不是讓她娘進來勸她了嗎?一點都沒變化?”太后躺在床上問,她扎著抹額,面色蒼白,不施脂粉的臉上,皺紋縱橫,平添老態。
“如嬪如今是不主動尋死了,但是現在這樣不吃飯,又能撐到什麼時候。”
“孽障。”太后閉眼說,“誰會在意她的命,她這是拿她的命來要挾哀家。”
“可是哀家有什麼辦法,陛下已經說了,她不在玉壽宮,就出宮,她難道想出宮嗎?”
“出宮也是死路一條,難道她還能改頭換面,重新嫁人不成。”
“娘娘,既然陛下那裡說不通,不如換個方向使勁?”嬤嬤建議說。
“哀家哪裡還敢換個方向使勁?”太后嘆氣,“你看看,找了貴妃的後果就是這樣。”
“娘娘對付陛下沒什麼法子,對付貴妃,倒是有的是法子。”嬤嬤說,“娘娘是太后,是陛下的嫡母,貴妃是陛下的妾,太后只需稍稍難為一下貴妃,陛下心疼了,就會順著太后的意思了。”
“有這麼簡單嗎?”太后懷疑的說,她一直以來對貴妃也說不上好啊。
“娘娘就是太心善了,你的那些冷言冷語算什麼為難?”嬤嬤說,“得讓貴妃切身感到痛才行。”
“只是陛下的性子?”太后還有些猶豫,怕是不吃這套。到時候他把吳家人找幾個錯處關到牢裡去,最後還不是得她退讓。
“娘娘是太后,又不是和陛下做對,只是貴妃不遜,惹了太后不喜,陛下要為了貴妃就這樣做,朝臣們不會幹看著不管的。”嬤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