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繞來繞去的說了這麼多,他這不還是忽悠我嗎?”
“真不是忽悠你,我倒覺得這小夥子有些成熟了。”夏小娜她爸若有所思地說。
夏小娜她媽媽一聽更不高興了:“你到底是哪頭的啊,李欣拿話搪塞我你還替他說話?”
夏小娜她爸問道:“肯定不是娜娜讓你去說的吧?”
“就是因為娜娜沒有這些心眼,所以我才要替她說這些話啊!”
“你看嘛,我就知道。這些事我們插手不合適,再說了,讓娜娜去操心那些她不懂的事,她不是更擔驚受怕了嗎?”
“只要娜娜瞭解了李欣的情況,就算娜娜做不了主,不是還有我們嗎?我們可以幫李欣出主意啊。”
“那就更不行了!這是做生意,又不是討論家裡聚餐的事。你我都不懂那些,摻和進去不是給人家添亂嗎?到時候虧了算誰的!”
“我們只是幫他們出出主意把把關而已,哪有那麼難?這也是為娜娜著想啊。”
夏小娜她爸長嘆一口氣:“唉,你的出發點是為娜娜著想,可實際上你這麼做反而讓娜娜很難辦。我剛才之所以說李欣這小夥子有些成熟了,就是指他沒有當面拒絕你的意見。這件事情要是換做我,我都不會答應。這個道理很簡單啊,我們不懂期貨業務,摻雜進去幫他們出主意只會讓成功的機率更低,虧損的機率更大。”
夏小娜她媽媽很奇怪地問:“你這是什麼道理?人多力量大嘛,多幾個人出主意不是更好嗎,怎麼會人越多,成功的機率越低?”
夏小娜她爸耐下性子解釋給妻子聽:“那我就仔細給你講講這裡邊的道理是什麼。有一句話說得好,投資市場上的10個人做投資,長期來看只有一兩個人是賺錢的,另外的八九個人是虧錢的。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市場上做投資,如果他能不賠不賺,那就算是中上水平的人了,這一點沒錯吧?”
“嗯。”
“那也就是說一箇中上水平的投資者,他的成功機率也只是50%,對不對?”
“對。”
“李欣這個小夥子這幾年在投資市場上做得還不錯,他是賺了錢的,那也就是說他成功的機率比這50%還要高一些,我們就暫且算他成功的機率是80%吧。”
“那又怎樣?”夏小娜她媽媽不明白丈夫說這些到底想說明什麼。
“你彆著急聽,聽我慢慢跟你說。你覺得娜娜的投資水平能算中上等嗎?也就是說娜娜做投資判斷的成功率有50%嗎?”
夏小娜的媽媽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夏小娜她爸爸見妻子的表情就明白了她心裡的想法,就說:“娜娜的成功率應該不到50%吧?這也沒關係,娜娜的成功率我們就按50%來計算。那麼好了,李欣一個人做投資判斷的時候,他的成功率是80%,娜娜幫他出主意,兩個人的意見綜合在一起成功的機率是多少呢?是80%×50%,立刻就降到只有40%了,只有原來的一半。你說讓娜娜幫李欣把關,幫李欣出主意,這樣就能防止李欣虧損,讓他賺更多的錢。這個想法是好的,可是理論上是不成立的。娜娜加進去幫李欣做交易判斷反而讓成功率下降到原來的一半。”
夏小娜的媽媽也不是家庭婦女,她也是受過教育的人,可是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卻從來沒有深入地去想過。她一直認為人多力量大,很多人的主意集中在一起,肯定要比一個人的主意更靠譜,成功率更大。
可是現在丈夫把這個道理一講透了以後,她覺得很吃驚:“不會吧,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是這樣了,這是數學裡最基本的計算方法、最基本的道理。這還是隻考慮了娜娜和李欣兩個人的主意彙集在一起的成功機率,如果再把你我兩個人的意見加進去的話,結果更糟。你我兩個人的投資水平跟娜娜差不多,能達到50%的成功機率就不錯了,這一點你承認嗎?”
“嗯。”夏小娜的媽媽點點頭。
“那麼我再給你算一下我們4個人的意見集中在一起成功的機率是多少,結果是80%×50%×50%×50%,最後等於10%,也就是說,我們家的三個人都去幫李欣做投資決策,最後的成功率只有李欣自己一個人做決策的成功率的1/8。”
夏小娜的媽媽大吃一驚,嘴裡嘟囔道:“機率是這麼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