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劫落幕。
四方依舊處於混亂的狀態。
知情和不知情的盡皆混亂。
哪怕是如儒家那邊,也冒出了許許多多的質疑聲。
無數人不明白儒家為什麼要阻止老道渡劫成功,且不明白為什麼要動先賢屍骸。
無異,這種破壞綱常,有辱先人的行為被視為大罪。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儒家地界的許多城主以及一些不錯修為的修士被殺,更是加劇了動盪。
而動手的就是童慶、宇文絕以及眾多尊號強者。
他們的出手,也等同是在告訴所有人,夏朝那邊和儒家對著幹。
這更進一步加劇了信仰之力的潰散。
站在神州的立場上,儒家就等於得罪了道家,滅了兵家,如今又得罪了夏朝。
種種後果的誕生,全部都是因為失敗而產生的。
如果成功,這些後果都會變得微不足道,甚至是根本就不會任何說辭。
當基層開始意識到所生存的環境變得不是那麼安全的時候,他們的信念就會動搖,會質疑自己所生的地方。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至聖的狂熱信徒。
那種激進分子,永遠都是一小部分。
至於其他地方,卻也好不到哪裡去。
比如陰陽家。
正如儒聖說的那般。
當世人所信奉之人為女性的時候,那麼套在女性至聖身上的枷鎖就永遠比男人多。
比如,純潔,善良,美麗,無暇等等。
便是普通人的男歡女愛放在女性至聖的身上,那就是一種自甘墮落,骯髒不堪的齷齪行為。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男女之間的風,素來都是吹到哪邊,另外一邊就要倒黴。
再加上小說家暗中作祟,那是將周遊和陰陽至聖之間的事情繪聲繪色的到處宣傳。
別的不說,他們即便是‘造謠’,但也和真相相差不大。
又如名家這次露了底,自家流派內部也產生了質疑。
本身每一個流派內部,都有各個中流砥柱的派系,他們雖遵從現在的至聖,但心中更多的是信奉自己那一脈故去的至聖。
風聲四起,凌亂不堪。
人人自危,自危之時也就是整個神州大地最不穩的時候。
流言蜚語難以遏制,陰謀論自也是雨後春筍一般遍地皆是。
儒家地界信仰之力混亂,儒家十三經坐落不同方位,想要維持最後的體面。
農家、醫家、墨家、雜家這邊。
即便因此事實力大損,但人心沒散。
道家這邊,也是有些混雜,只是被進攻以及老道受創嚴重,並感覺到道家似乎被各方針對。
至於渡劫期間,道家地界死了多少人,那更是無從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