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主要負責內容,出資10。
在籌備期間,小安建議前期不要開發app,先買一個現成的來改,等流量起來後再研發。
但y君和x君都反對,y君說他做過的行業軟體比小說app複雜多了,不用擔心。
x君也跟著附和。
小安雖然半信半疑,但股份少,說不上話,只能點頭同意。
接著,y君找來了他原來公司的程式團隊,負責開發網站和app,是外包性質,不在公司坐班。
x君則找來了某地區高階產品經理,也是外包,一個月三萬多的那種,開始配合技術團隊。
但這位產品經理從沒負責過小說開發,各種細節都需要小安親自跟他和技術團隊溝通。
同時,邀請作者、招聘編輯這些事兒也都落到了小安頭上。
小安雖然初步體驗了一把“產品經理”的角色,但工作重心還是得回到內容上。
他們一開始商量好的內容方向是深耕細分領域,做小型別的精品。
畢竟已經有黃土小說網等網站珠玉在前,他們按部就班地做,度過前期應該問題不大。
他們最早選擇的方向是老白歷史。
然而,x君又開始“作妖”,開始干涉內容。
他自稱是起飛網資深讀者,對內容很懂,覺得前期什麼內容都可以做,還主張花大價錢挖人。
小安跟他吵了幾次,最終各自退步,主打型別還是老白歷史,輔以仙俠、軍事、懸疑。
眾所周知,網站沒上線前,收稿難度極大。
幸好小安在網文圈混了十來年,認識了一批朋友。
在他們的介紹下,小安挖來了木塵客、嚴六官等實力作者,還有一些不能透露姓名的精品作者。
花了半年時間,弄來了幾個萬訂、十來個精品作品,起步算是比一般新網站高。
小安和編輯團隊對內容建設還是很滿意的。
然而,內容做得順利,其他方面的么蛾子就出來了。
原本小安跟技術團隊溝通的是,先上pc端,後面上線app。
結果大家完全沒聽小安的意見,不但沒做pc端,四五個人全力做的app也搞了近四個月才上線。
app上線後,一天至少出現十來次bug,小安的心都涼了半截。
x君勸小安放平心態,說他專門招了運營團隊來搞流量。
app還沒上線就招了十來個人,光是團隊人員的工資,一個月就要七八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app上線後,運營團隊做了多次嘗試,引流花了十幾萬,但沒啥效果。
再加上app接連出了兩次大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