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知道這個訊息,李斯也不敢再因學派之爭干涉帝儲之選。
等想起確立以法治國的《秦憲》,他更是無需憂慮。
是了,老師認為人性本惡需要教化,而他和韓非都是在老師的影響下轉向法家。
故而秦二崇儒卻不抑法。
嬴政罕見地出現了惱怒這種情緒,周身氣場似乎瞬間降溫幾度。
嬴雲曼無奈。
又不是她讓祖龍好為人師再被打臉的——她可是虛心接受指教。
誰知道論壇緊接著就進行補充,以至於她方才的受教搞得像在反諷?
扶蘇苦笑不已,絲毫沒有為雲曼也崇尚儒家而喜悅。
他尊敬孟子,信的是人性本善。
後果是放任胡亥殘虐手足。
………
叔孫通狂喜!
他正苦於儒家學說沒落,結果秦二崇儒!
不管孟派荀派,既然是儒學傳人,便是儒家興盛的機會。
“既然尊我儒學,她為女子怎能不‘三從’……”
“住口!”叔孫通勃然大怒:“你走吧,此後你不再是我的弟子。”
他怎會教出這樣蠢笨的學生!
儒家內部派系複雜本就內爭不斷,秦二這種既是君王又是女性的情況,更是引出儒學各派之間激烈的唇槍舌戰及拳腳交鋒。
………
秦二的理念傾向引發儒法兩家軒然大波的同時,兵家也被天幕之說驚動。
創造繩梯並不能體現出秦二在軍事上的才能,但後世蓋章“超前”的治軍理念卻可能引發兵法之大變。
無論是李信、蒙恬這樣正統兵家出身,是韓信這樣自學成才,還是項羽這樣不學也天賦異稟的將才,都在此刻為之肅然。
指導員?
顧名思義,或有指示、指導的意思。
若是透過指導將領來防止兵變,這與監軍何異?
監軍尚且對軍隊的影響有限,何況秦二此時並非君王,她派遣的監軍又憑什麼來阻止將領叛變?
【在同時期的軍隊能達到令行禁止就已經是精銳之師的時候,指導員在訓練之餘給將士們掃盲答疑、教他們做人的道理、覆盤每一次的戰鬥等等。】
【這使得燎原一營總體軍事素養超群,隨便一個服役兩年以上計程車卒都是百夫長起步的水準。】
【假如士兵或他的家屬遇到困難,指導員要負責解決或上報燎原甚至聯合星火一起處理。】
【燎原部五營更是專門負責陣亡士卒家屬的撫卹與後續照顧,如果出現鰥寡孤獨——還有養濟院兜底。】
【這個時期的指導員也都是養濟院出身。】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英布想不開非要叛變,這些兵也只會是阻力而不會成為他的助力。】
【咦,怎麼感覺和政尉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