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建文天下 > 第一百一十章 祖訓

第一百一十章 祖訓 (第1/2頁)

“大膽!”

“狂妄!”

“朱楨,你大逆不道!”

“朱楨,還不跪下!”

......

愕然之後,是沖天的憤怒,無論是跪在地上的諸王,還是擔任護衛的傅讓、陳平,甚至劉振、劉鐵等人,都義憤填膺,紛紛指責楚王朱楨狂悖,剎那間,大本堂一片喧鬧之聲。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影響朱允炆的心情,他右手食指輕輕敲著書案,饒有興致的望著眾人的表現,最讓他意外的是寧王的表現,本來第一個出來說話的應該是蜀王,沒想到卻被寧王搶了先,至於楚王的反應雖然出人意料,但卻都在掌控之中。

對於今天,朱允炆做了周密的準備,不僅令調查兩司、安全司時刻注意京中和各地動向,還在宮內、宮外加強警戒,他可不想出現後世的雍正朝八王議政的鬧劇,如果有這種苗頭,他會立刻鎮壓,絕不手軟,不過現在看起來,大家都比較識時務,這讓朱允炆倍感欣慰。

“好了!”不知過了多久,朱允炆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抬了抬手,喧鬧聲立刻戛然而止,同時眾人迅速跪好,只有楚王還站立在前排,他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其身邊是蜀王和齊王,蜀王目光復雜的望著楚王,輕輕拉了拉他的衣服,低聲道:“六哥,快跪下!”

楚王的額頭已經佈滿了汗珠,雙腿也開始有些哆嗦,他望了望端坐在桌子後面,似笑非笑的皇帝朱允炆,心中嘆息一聲,輕輕撣了撣袍袖,慢慢俯身跪倒:“陛下,臣有本奏!”

說話間,楚王朱楨從懷裡摸出一張紙,疊的四四方方,雙手高舉。

在朱允炆的示意下,傅讓接過那張紙,然後遞給劉振,劉振先開啟看了一下,用鼻子聞了聞,才遞到朱允炆面前,朱允炆定神看了一會兒,突然搖了搖頭,啞然失笑:“楚王,你的自白書很有意思,這樣,你把內容給大家念念吧。”

楚王愣了一下,繼而接過奏章,叩首道:“謝陛下!”

“臣楚王朱楨自白:”

“楨自幼受高皇帝、高皇帝教誨,深知萬行以孝為先,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楨萬事以此為準繩,十八歲帥江夏侯周德興平定大庸蠻夷,就藩武昌時,筆錄《御注洪範》及《大寶箴》置座右,以備朝夕習誦。”

“十多年來,臣受先帝之命,屢次率軍征討雲南、貴州、湖廣等地蠻夷,萬幸祖宗有靈,都獲得了勝利,臣也立下微功,曾被先帝稱為:‘真吾子也!’”

“先帝駕崩後,四哥在北京造反,王弼參與其中,臣妻乃王弼之女,王弼曾來信邀臣共同起兵,被臣嚴詞拒絕,臣乃先帝血脈,豈能違背其遺願,做下不臣不義之事?相反,臣根據陛下詔令,徵調糧草,輸送兵員,不敢有一日懈怠。”

“而這一次,臣萬沒有謀逆之心,只不過為清除逆黨而已,高皇帝的祖訓曾言:‘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臣所作所為,都是先帝的教誨。”

“先帝一生戎馬、百戰艱難而取天下,為天下長治久安,故分封我等為藩王,駐防在國內山河險要之所,為皇室屏藩,同時鑑於歷朝主幹獨大,分支衰微的弊病,制定祖制,以我等為親王,我等嫡長子世代為親王,次子為郡王,次孫依次為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如此不出百年,我皇族子孫遍佈全國,我等子孫為皇室股肱,助皇室安撫全國,我們都是皇族血脈,對政事、軍務自然更加上心,豈不比那些科舉選出的官員要好得多?”

“但是朝中出了奸臣,認為藩王俸祿過重,臣以為純屬笑談,藩王年俸祿不過一萬石,也就是一萬兩白銀,這樣的收入和那些官員甚至富商,差的太遠了。臣聽聞京城的白家、盧家、蔡家,還有蘇松的陸家等等,都是日進斗金,家中奢華無比,珍玩美玉數不勝數!陛下,難道先帝戎馬一生,立下驅除蒙元、救民於水火的大功,其子孫還不如一介商賈不成?”

“陛下,四哥謀反,確實罪有應得,但是陛下就一點錯都沒有嗎?”

“洪武二十八年,先帝欽定不徵之國有十五,且諄諄告誡:‘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然陛下登基之後,無故興兵征伐朝鮮,如今朝鮮尚駐紮數十萬大軍,每日耗費軍糧無數,而至今李芳遠尚在逃竄。另外,臣聽說陛下還想征服倭國、安南,那需要多少軍隊?需要多少民脂民膏?陛下,您想過嗎?”

“先帝仁慈寬厚,優待勳貴重臣,對於退休榮養官員,都有減免賦稅的優待,而且此待遇還延及子孫,這讓他們解除了身後之憂,甘願為大明赴湯蹈火,鞠躬盡瘁,他們都是陛下統治天下的中堅力量;另外先帝為了培養大明的後備人才,對於有功名計程車人也有稅收減免,這樣既解除了貧困士子的後顧之憂,也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這些政策都是國家優待人才之舉,是國家穩定發展的長遠之策。但朝中卻有奸人主張取消這種政策,實行‘士紳一體納糧’!陛下,此舉必然導致士紳離心,長此以往,臣擔心大明根基不穩,國祚不永啊,請陛下明察!”

“廣西、雲南、貴州的土司,距今已有千年以上,最遠可以上溯到前漢武帝時期,他們相互之間採用聯姻、質子等手段,時而蠶食,時而聯合,如今已是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以先帝之英明神武,尚不能‘改土歸流’,只能徐徐圖之。臣以為,土司制度雖然存在問題,但也不失為長治久安之策,陛下為何非要捅這個馬蜂窩?一旦西南兵連禍結,危及湖廣、四川,那麼天下必然震動,一旦大明國祚動搖,陛下就是千古罪人!”

說到這裡,楚王朱楨俯身跪倒,泣不成聲:“陛下,臣並沒有謀逆之心,針對的只是朝中的奸臣,試想曹國公李景隆、戶部侍郎夏原吉、刑部尚書蹇義等人,都是忠貞為國之人,怎麼可能謀逆?他們只不過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臣等一片丹心,絕無謀害陛下的意思啊,還望陛下明察!”

最新小說: 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 重生美國之大奴隸主 大靖梟龍 毒醫狂妃要和離 與君來之陳瀾篇 國姓竊明 黃梁元年 替嫁神妃,把錦鯉團寵虐哭了! 皇兄,我來助你復辟 大明:嘉靖成了我喵喵教弟子 三國之黃巾打工人 我師父不可能不是我爹 三國之劉賢也瘋狂 與君共賞邊關月 明朝大禍害 大乾敗家子 穿成賈寶玉:我靠種田逆襲了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殿下的金絲雀跑路了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