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心來講,徐輝祖並不想提前決戰。
只可惜,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佔領伊寧城,甚至消滅地保奴的軍隊,其實並不困難。
相對阿力麻裡來說,伊寧城在地形上要差得多。
阿力麻裡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從北天山口下來,沿著科古琴山脈,就可以抵達阿力麻裡,所以也可以說,阿力麻裡是自金山盆地(準格爾盆地)越過北天山口南侵伊犁河谷的必經之路。
但阿力麻裡如今已經是一片廢墟,昔日帖木兒東征東察合臺汗國,一把火將阿力麻裡燒成一片殘垣斷壁,東察合臺汗國不得不遷都伊寧。
科古琴山脈向南延伸到伊犁河邊,只留下了一個寬約十餘里的通道,阿力麻裡位於通道西側,伊寧城位於通道東側。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阿力麻裡地理位置優越,進可攻退可守,而伊寧城則不同,一旦戰敗,只能南渡伊犁河,越過南天山口,逃往阿克蘇、喀什等地。
為保證一戰成功,徐輝祖命令駐紮在西海(博斯騰湖)的王忠翽攻擊阿克蘇,阻斷地保奴南逃路線。
為了給王忠翽留下足夠的時間,徐輝祖放慢了進攻腳步,以沙迷查干為主力進攻地保奴,祁震雲率近衛旅作為支援,同時也承擔監視工作。
當然,也是為了消耗一下沙迷查干的力量,降低西北佈局的難度。
只可惜地保奴的瘋狂,完全打亂了徐輝祖的計劃。
作為曾經的參謀尚書,徐輝祖深知,西北易攻難治,當中原兵勢強盛時,就會揚威西北,當中原衰落時,西北就會落入蠻夷之手。
如果不算元朝,上次中原王朝控制西域還要上溯到六百多年前安史之亂前的盛唐,經過六百年的風沙洗禮和蠻夷爭奪,西域早已物是人非,漢風不再。
另外,由於西北沙漠廣袤,降水稀少,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百姓很自然的選擇將心靈寄託於各種神靈,自西漢開始,西北之地就盛行各種宗教,比如佛教、拜火教、喇嘛教、薩滿教,以及自阿拉伯傳來的天方教等等。
這些宗教中,以天方教的生命力最為頑強。
相比其他宗教,天方教更加內斂,更加排外,視教眾為兄弟,視他人為異類;不僅如此,天方教還對教眾的衣食住行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每日五次祈禱造成的心理暗示,足以讓所謂的異教徒迅速變的虔誠,進而形成獨具一格的天方教區。
對於任何統治者而言,這都是絕對不想面對的局面。
原因很簡單。
面對抱團的百姓,單獨個體是無法抗衡的,要麼被同化,要麼被孤立,即使官員乃至國王也不例外。
如果一個國家大部分都是天方教徒,那麼國王就沒有選擇,只能選擇入教,否則必然會被民眾拋棄。
面對這種情況,統治者能夠選擇的策略並不多,那就是摻沙子。
只不過如今,僅存的沙子正在被碾碎,或隨風而去,或融入泥土當中......
一旦陛下知道,必然雷霆震怒,到那時......
徐輝祖抹了抹額頭的冷汗。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急促的響起:“總指揮,出事了!”
“怎麼了?”
徐輝祖皺了皺眉,回頭看了看警衛餘學啟,就見其年輕的臉龐煞白,說話都有些哆嗦,顫抖的手指正指著河邊方向。
徐輝祖的目光轉向河邊,發現河邊一片喧譁,聚集了一群士兵,正在大呼小叫,不由得怒火中燒——行軍途中擅自脫離隊伍,活的不耐煩了啊!
“總——總指揮,上流飄下來大批屍體......”
“啊——”
徐輝祖臉色也變了,調轉馬頭奔向河邊。
河邊計程車兵看到徐輝祖來了,紛紛讓開位置。
死人,徐輝祖見過太多了,甚至都麻木了,只不過眼前這一幕卻把他驚呆了。
蘆葦叢邊,漂浮著數十具屍體,有老有少,有男有女,身上的衣服也各異,有牧民、有農民,還要商販,甚至還有光頭的和尚,這些人的屍體大多殘缺,有的腦袋被砍下,脖頸的切口已經被水泡的發白;有的被削掉了半邊,灰白的腦花掛扯在頭頂,顯得那麼的詭異;還有的被砍斷了雙手雙腳,活活淹死在水中;當然也有的被一刀貫胸、一刀割喉等等,不一而足。
徐輝祖的目光轉向上游,依然有屍體源源不斷的順流而下......
河邊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不知道有誰突然“嘔”的一聲吐了出來,將中午吃的東西吐在河邊,接著又是數人,一股餿味立刻瀰漫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