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建文天下 > 第一百一十章 殘酷的開始

第一百一十章 殘酷的開始 (第1/2頁)

在朱允炆看來,自己最大的功績不是開拓東北,也不是威壓蒙古,而是進攻倭國,因為倭國有他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金銀。

金銀飢不能食,渴不能飲,不應該是一個君主關注的東西,這是朝臣的主流看法,所以在徵倭開始的時候,他們很害怕皇帝會變得貪愛財寶,窮兵黷武,進而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幸好,皇帝徵調大軍,登陸倭島,洗劫財富,最終所得除了將士封賞、百官俸祿外,其他都放在交通銀行作為紙幣儲備,或者鑄造成金幣、銀幣,並沒有用於個人享樂,百官才放了心。

朱允炆做這些,都是有目的的。

在他看來,華夏之所以數千年發展緩慢,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金銀的缺乏,這嚴重製約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至於唐朝的會子、宋朝的交子,只能說是一種變通手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謂商品經濟的逐步發展,就是可以交易的商品範圍逐步擴大的過程。而每一類可交易商品的出現,都會擴大經濟規模,比如後世的房地產行業。

通常來說,後世將經濟劃分為三大產業,即農業、工業和服務業。

農業,是人類的生存基礎,是最初可以交易的商品,但受制於自然條件,農業生產的規模增長速度極慢,甚至可以認為是停滯的,在這種情況下,合適的貨幣總可以找到,比如貝殼、銅錢等等。

工業,是人類對自然的改造,透過各種物理、化學等等反應,將之前棄如敝履和平平無奇的物品加工成熠熠生輝的工業品,從這個角度來看,工業生產的極限幾乎是不存在的,因此工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也是不可想象的,反過來,如果沒有足夠的貨幣,工業發展也是不可能的。

西方引以為傲的工業革命,實際上還是依託於美洲發現的大量金銀,雖然地理大發現的強國西班牙、葡萄眼並沒有成為工業強國,但他們卻是後起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等國最大的市場,他們創造了需求,因為他們擁有足夠的金銀。

至於服務業,則是人力資源的貨幣化,其所需要的貨幣數量更多,這也是後世發達國家服務業發達,人力昂貴的重要原因。

在朱允炆看來,大明的經濟規模、技術水平、知識儲備已經足夠了,唯一的問題是缺少金銀,缺少大量的資本注入。

而此刻,所謂的地理大發現尚未開始,大量金銀流入自然無從談起,所以朱允炆只能當個先行者,親自動手了。

某個哲人說:“資本主義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悲哀,但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

但是貨幣太多了,也不是好事情,很容易出現通貨膨脹,這一點,在另一個時空,表現的非常明顯。

因為明清時期的白銀流入,導致物價上漲,而官員的俸祿數百年都沒有變化,導致清廉的官員更加困苦,客觀上讓官員們找到了貪汙的理由。

而鴉片戰爭的起因,則是林則徐的奏章:“鴉片流毒天下……,若猶洩洩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白銀外流導致物價下跌,則同樣的產品只能交換更少的白銀,因此無形中增加了百姓們的稅負,因為百姓完稅是用白銀計價的。

對於這個問題,朱允炆也有考慮。

金銀流入,糧價會迅速上漲,這一點從童海龍從美洲帶回大量金銀產生的後果,就可以看的出來。

為了降低對糧價的影響,朱允炆決定增加從安南、占城、呂宋等地進口糧食的額度,這樣不僅可以平抑糧價,還可以削弱安南、占城等地的戰爭潛力,也會降低後期佔領的難度,因為當地百姓獲得了好處。

實際上,朱允炆並不需要做的這麼明顯。

因為江南糧價高了,自然會有人盯上安南、占城的低價糧。

只不過,到安南、占城買糧,風險有點高,恐怕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對於這一點,朱允炆命令張輔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保護商人的安全,即使發起小規模的戰爭也在所不惜。

在這種情況,張輔當然不願意觸怒胡家父子,當然如果他們不識相,就另當別論了。

最新小說: 三國:系統騙我給曹操打工 贗天子 縣令也瘋狂 重生隋煬帝:打造史上第一帝國 大明皇家維修工 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 重生美國之大奴隸主 大靖梟龍 毒醫狂妃要和離 與君來之陳瀾篇 國姓竊明 黃梁元年 替嫁神妃,把錦鯉團寵虐哭了! 皇兄,我來助你復辟 大明:嘉靖成了我喵喵教弟子 三國之黃巾打工人 我師父不可能不是我爹 三國之劉賢也瘋狂 與君共賞邊關月 明朝大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