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鄭亨!”
“在!”
“令開平衛進城,封閉九門,不許任何人進城。另外在城中實行宵禁,不許任何人上街,違者立斬!”
“是,王爺!”
待朱棣回到王府時,已經是戌時了。朱棣令府中所有人都拿起刀槍,然後站在高臺上眺望全城,隨時釋出命令,派出人手增援。
這一天是九月二十五日,月黑風高,正是最適合殺人放火的時節。北平在這個晚上,九門殺聲震天,都司衙門血流成河,布政使衙門被燒燬大半,城內的軍營一片騷動,裡面的砍殺聲也此起彼伏。
到了子時,喊殺聲逐漸平息,張玉等人回王府交令,身後跟著永平衛指揮陳旭、山海衛指揮田增宇、真定衛指揮邰玉峰、鷹揚衛指揮胡宇曦、興武衛指揮華天器等一眾衛所軍官。看到坐在銀安殿寶座上的燕王朱棣,齊聲跪倒參拜。
朱棣臉色紅潤,嗓音洪亮:“諸位將軍,請起,賜坐!”
“謝王爺!”
張玉站起來道:“王爺,如今城中事態已經平息,但龍武、龍江兩衛指揮使卻拒不出營,末將去喊話,對方亂箭齊發,無法靠近,請王爺定奪。”
朱棣笑了笑,掃視了一下下面的軍官,道:“諸位以為該如何處置?”
朱棣的話音剛落,永平衛指揮使陳旭立刻就站了起來,拱手道:“王爺,如今權掌北平都司,二衛卻拒不出營,形同叛亂,末將以為應該立刻出兵平叛,末將願打前鋒!”
“嗯,你們呢?”
“末將願往!”眾將被陳旭搶了先,不論願意還是不願意,都紛紛站起來請戰。
“好!”朱棣站起來,道:“陳旭帶領永平、鷹揚兩衛攻擊龍武衛,高陽郡王朱高煦負責督戰;張玉帶領興武衛、真定衛攻擊龍江衛。本王給你們各配備虎蹲炮十門,丑時之前,結束戰鬥,你們能做到嗎?”
“能!”眾將紛紛領命。
“好,本王在這裡等著你們的好訊息,快去快回!”
“是!”
眾將下去之後,朱棣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道:“大師,出來吧。”
身後一陣腳步聲響,道衍大師從後面緩緩而來,走到燕王面前,躬身施禮道:“老衲恭喜王爺,起事成功,願王爺早入京師,成就帝業!”
朱棣扶著道衍,讓他坐下,道:“大師,掌控北平城並不難,幸虧我們搶在建文小兒的前面了,如果被他搶先,就有大麻煩了。”
“嗯,王爺所言甚是,但是現在還是藉著平叛的由頭,這不行。明天要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安定眾將之心,然後再取京師,才是上策。”
“奉天靖難?”
“《祖訓》有云:‘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這是先帝給王爺留下的起兵理由,豈可不用?”
“哈哈,大師高才,那就讓建文小兒吃個啞巴虧,哈哈哈!”
......
龍武衛、龍江衛很快被攻破,將校不屈而死者數十人,其餘士兵被編入燕山護衛。
次日,燕王誓師起兵,以誅齊泰、黃子澄、王度為名;以祖訓為出兵依據,下諭將士曰:“予太祖高皇帝之子,今為奸臣謀害。《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用率爾將士誅之,罪人既得,法周公以輔成王,爾等其體予心。”
另傳檄四方:“皇考太祖高皇帝艱難百戰,定天下,成帝業,傳之萬世,封建諸子,鞏固宗社,為盤石計。奸臣齊泰、黃子澄、王度包藏禍心,換封之旨,不顧國家邊塞之危,枉顧諸王守邊之苦,欲一舉削之,實乃千古未有之奸謀!蓋非陛下之心,實奸臣所為也。心尚未足,又以害臣。臣守藩於燕,二十餘年,寅畏小心,奉法循分。誠以君臣大分,骨肉至親,恆思加慎,為諸王先。而奸臣跋扈,加禍無辜。執臣奏事人,棰楚刺熱,備極苦毒,迫言臣謀不軌。遂分宋忠、謝貴等於北平城內外,甲馬騎突於街衢,鉦鼓喧鞠於遠邇,圍守臣府。已而護衛人執忠、貴,始知奸臣欺詐之謀。竊念臣於孝康皇帝,同父母兄弟也,今事陛下,如事天也。譬伐大樹,先剪附枝,親藩既滅,朝廷孤立,奸臣得志,社稷危矣。臣伏睹《祖訓》有云:‘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臣謹俯伏俟命。”
遂分兵四出,派山海衛指揮使田增宇突襲山海關,張玉取通州,諸將分取薊州、永平。朱棣自將攻取居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