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熹微。
喂好了鴨子,李講早早坐到了書桌前,提筆沾墨,將昨晚就思考好的兵法,鄭重寫在面前的紙頁上。
字數不多,屈指可數。
——李代桃僵。
這是李講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搬運的兵法。
畢竟他如今只是一個小小的金丹境讀書人,像《孫子兵法》、《六韜》那樣的作品,他根本沒有充沛的才氣,足夠的學識完成。
而《三十六計》則不同。
作為華夏曆史上兵家集大成之作,這部作品雖然層次同樣驚人,但卻可以分成三十六個部分,慢慢完善,無疑很適合李講目前的狀態。
寫完這四個字的時候,李講忽然心生靈感,抬頭望向窗外。
明明只寫了題目,內容還未完善,天地間的靈氣就產生了細微的變化,被吸引而來。
黃鴨在睡夢中驚醒,有些不安,有些緊張,跳上了桌子,東聞聞,西嗅嗅,最終目光停留在了李講面前的紙頁上。
“嘎……”
它用腦袋拱了拱李講的手,在催促他作寫。
李講笑笑,終於提筆,才氣湧動,跟隨著筆尖的墨水一同流淌而出。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李代桃僵。
本意是指,兄弟之間,要像桃樹和李樹一樣互相幫助。
但延伸用在這條兵法上,意思卻是指在敵我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的情況下,用微小的代價,換取巨大的收益。
這就是“李代桃僵”的根本,從這一點上,就要比“斷尾求生”高出一個層次。
果然,寫出對“李代桃僵”的釋義後,周遭天地間的才氣,忽然如風雲般朝著李講湧來。
這種感覺,就好像浸泡在一口溫泉當中,剎那間,通體舒泰,李講感覺自己的精神前所未有的空明,彷彿有一股意識立體飄然一般。
李可達也察覺到了這份變化,忙不迭地坐在紙頁旁,閉目養神,似乎運轉起了一種古奧的功法。
沒過一會,它再度展現不凡,似乎在蛻變,口鼻間有白霧繚繞,羽毛表面,更是籠罩起了一層淡淡的清輝。
細細感悟了一會這種滋味。
李講再度提筆。
“我敵之情,各有長短。戰爭之事,難得全勝……”
敵我之間的情況非常複雜,各自有各自的長處,短處。戰場上的局勢,變幻莫測,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夠全勝而歸。
修行無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