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陸然開始整理一天的諮詢記錄。
“我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自然還是希望我的這個毛病,可以完全地治好。也請陸醫生多幫忙了……”
白天的時候,梁先生曾經拜託他,希望能把這個毛病給治好。
毛病治好,就是不再開關門嗎?
怎樣才能治療好強迫症的病症呢?
強迫症的病因尚無複雜,在心理治療的領域尚無定論,它可能由多方面的原因產生。
比如經歷過一次創傷,遭受到挫折的事件,長期處於壓迫狀態等等。
強迫症患者通常在生活中承受過超乎自身心理承受限度的事件,以致於下意識地把這種心理的焦慮,轉變為一種異常的重複的行為,以此來緩解內心的壓力,表現出來就是強迫性的行為症狀。
除此之外,也可能和患者本身的個性有關,如果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或者是對自己和他人有高標準嚴要求的傾向的人,則有可能本身就帶有強迫型人格。
每個人的人格特徵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是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都各不相同。
強迫型人格,是人格中的一種,在未發病前,並不算是一種病症,無需特別的治療,只是這種人格的人,帶有一些強迫行為的傾向,如果發生了特殊事件,就有可能發展成為極端的病症。
強迫型人格的人,為人處世中比較謹小慎微,責任感強,希望凡事都盡善盡美,缺乏靈活的變通性。
如果事情沒有按照自己所規劃的來進行,則會產生難受的,焦慮的情緒。
甚至和人的遺傳性也有一定關聯。
所以要讓陸然現在就對梁先生的症狀下一個定論,實在是為時過早的。
梁先生的生活似乎十分地規律,除了他一再表示自己現在工作繁忙以外,家庭生活也算是穩定。
有了兩個孩子,老婆在家,照顧孩子。雙方父母都健在。
可以說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圓滿家庭,會有什麼事情困擾他呢?工作嗎?
然而,從見到梁先生的第一眼起,梁先生表現出來的姿態,一直都是專業的,從容的,即便是在諮詢中,他也沒有說過一句自己在工作上的困難。
只是偶然間透露自己有些忙碌,卻沒有分毫的抱怨。
如果說,家庭,工作,都沒有什麼問題,那麼,他這個年紀的成功男士,應該都是春風得意,志得意滿的時候。
難道,真的就是因為人格的特徵,或者是遺傳因素導致的嗎?
他的家人有沒有過這種情況,的確值得探尋。
陸然在決定下一次諮詢的時候,把這個問題問個明白。
可是,如果梁先生的回答是否定的呢?
過去。他的長輩裡,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只有他一個人這樣。
甚至,他自己過去也不是這樣的,沒有特別明顯的完美主義傾向呢?
況且,即便是強迫型人格特徵的人,會由一個正常的行為,轉變為異常行為,也存在著環境改變,突發事件等誘導因素。
“如果是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