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一對多和多對一?”
臺下有學員好奇地問道。
袁怡解釋道:“這個說法是我針對你們過去,兩兩一組互相催眠的練習方式起的一個新名字。哦,順便告訴大家,雖然我不主修催眠,也不是你們的主考官。
但是你們實操考試,我是有參加的。
至於我在其中的作用,就不和大家明說了。所以我對你們的考試不是一無所知的,我的話,或許會起到一些幫助的。”
袁怡說自己能起到一些幫助,實在是謙虛的說法。
雖然她不打算公開自己在考場裡的角色,但是陸然從她的專業背景以及她在考場裡的表現,多少能猜得出來她的作用。
她對於人的微表情以及行為表現,有著異於常人的洞察力。
她坐在考場的角落裡,可以很好地觀察每一個考生的行為,這些考生的表現是否自然,是否全力地配合對方,是否有所保留,是否耍了特別的伎倆,是否有作弊嫌疑……
這些想必都逃不出她的眼睛。
她不是主考官,但或許是考官之一,亦或者是藍海請來的特別顧問,幫助他們更客觀地分析考生的表現。
所以,她對於藍海的考試是十分熟悉的,她的經驗分享也是十分寶貴的。
聰明的學生,此刻都集中了注意力,認真地等待袁怡將要說的話。
“通常在諮詢中,是一位諮詢師和一位來訪者交談,所以一對一的諮詢方式是最為基礎的,是必須考核的項。
然而,諮詢的方式,其實並不僅限於一對一的模式。
針對一些特殊的群體,越來越多地流行團體諮詢。顧名思義,團體諮詢就是由一個,或多個諮詢師帶領一個團體,共同諮詢。
團體的成員通常有著相同的,或是相似的問題,所以可以組成小組來共同解決他們需要克服的難題。
一個團體共同諮詢,能夠起到互相促進,互相鼓勵的良好氛圍,所以對於一部分願意和他人共同諮詢,不介意透露部分隱私的求助者而言,這個方式更能激發他們改變自我的動力。”
袁怡介紹的團體諮詢,陸然在學校裡也多少接觸過,他在學校裡體驗的更多是老師帶領學生們共同來探討一個他們面臨的心理問題。
比如考前焦慮,大多是一些問題不太嚴重的學生一起參與。
問題較為嚴重和特殊的,例如抗癌康復小組,毒癮戒斷小組等。這類的團體諮詢,陸然至今沒有參加過,也沒有帶領過。
因為那比起一對一的諮詢,需要考慮和協調的問題更多。
人的情緒,是會互相傳染的,就像病毒一樣,看不見摸不著。
這是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
如果一個場合裡,大家的心態是較為積極的,願意改變的,那麼這種好的氛圍自然會互相傳播。
如果有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持悲觀的態度,那麼,就有可能對整個團隊的建設起到破壞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