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想著,餘坤又把自己在第一次討論會上說過的個案拿出來說了一遍。
那個諮客是一個女孩,化名叫樂樂,症狀是恐懼電梯,他運用行為療法,逐步幫助諮客脫離恐懼。
第二個,是一個強迫症患者,他也是用行為療法中的厭惡療法,幫助其治療。
第三個個案,又是一個恐懼症,還沒等他說完,門外樊老師又走了進來,餘坤看了一眼,想繼續說下去。
沒想到樊老師抬了抬手,示意他先停下來。
餘坤看著樊老師,不懂他的意思。
“暫停一下吧,剛才接到電話,你的諮客,樂樂,打電話過來了。說是病情復發了。”
樊老師的一句話,讓餘坤一下呆愣了,怎麼會這樣?那剛才的報告……
如果樊老師說的情況屬實,那麼餘坤做的個案總結,以及他發表的那一番自信滿滿的言論,都會大大地降低說服力。
他頭上滲出了汗珠,幾位同學都還不太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餘坤正在努力地想說點什麼,幫自己圓場。
“個案治癒了,還想再來複查,這也是正常的。我再去幫她看看,應該沒有事。”餘坤急中生智地說出了這麼一句解釋的話。
樊老師搖了搖頭,坐了下來,正色地對自己的學生說道,“不要太想當然了。這次的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從諮客的反應看來,她的症狀有了泛化的跡象(症狀較之前增加了不同的表現)。
而且,她提出,想要換一個諮詢師試試。”
樊老師知道自己的這位學生生性傲氣,不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尤其是比自己資質淺的同學的建議。
他在行為治療上,的確學有所長,但是已經漸漸地固守在他自己的領域裡,不願虛心求教,各取所長。
這樣下去,遲早會走偏。
所以,在剛剛得知了這個諮客復發的情況以後,樊老師沒有幫他隱瞞,而是攤開來了說,讓他直面自己的問題。
餘坤一時呆在了那裡,不知如何再為自己分辨。
“我想,這次諮詢,推薦陸然幫她治療,你同意嗎?”樊老師問餘坤道。
餘坤畢竟是諮客原本的諮詢師,所以,照例要尊重餘坤的意思。
陸然是萬萬沒想到,樊老師會直接推薦自己,他也有些愣神了。
餘坤看著他的老師,他不知道,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他低著頭,不肯答應。
“這樣吧,公平起見,這一次,我也推薦陸然幫助諮客做輔助治療,下一次由陸然做一次諮詢,我會對諮詢結果進行評估,也會詢問諮客自己的意思。”
看樣子,樊老師是要盯著這個個案,盯到最後了。
餘坤知道,他已經沒有了更多反駁的理由,只得認了,點了點頭。
“陸然同學,你接受嗎?”
陸然還沒反應過來,樊老師已經對著他詢問了。
“同意。”陸然對這個安排沒有異議,他只是和餘坤有些衝突,但是對餘坤的個案,他還是一視同仁且感興趣的。
他只是沒想到,樊老師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