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八,是錢塘大潮最為壯觀的日子。
每年這一天,皇帝都會率滿朝文武到錢塘江邊觀潮。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南白塔山下的江邊,臨安水道閘口附近,觀景臺搭設的比往年更加壯觀。
因為官家要在這裡,要在觀潮當天冊立太子。
所以,臨安府,樞密院,禮部、工部等都參與了觀景臺的搭建,以及一系列儀典所需的東西。
把這觀景臺造的比任何一年都要壯觀。
……
楊家第一位女娃兒的誕生,一個名字難住了楊門諸女。
其實名字不難取,主要是楊家這些女眷各有主意,取的名字五八門,反而挑了眼。
楊沅實在不理解,明明她們取的每一個名字都很好聽,為什麼要各種取捨不下,不就是一個名字麼?
最後,還是這位一家之主,來了個一錘定音。
“就叫楊月盈吧,這不挺好聽嘛。”
這名兒是薛冰欣取的,因為十三的月亮叫漸盈之月,多子是十三日生的女兒。
於是,楊門長女的名字,就這麼定下來了,楊月盈。
……
八月十八,錢塘江邊人山人海。
江上巨浪濤天,江邊觀景臺恢宏壯觀。
堤上百姓摩肩接踵。
江潮之中,依舊有紅旗飄舞,有弄潮兒劈波斬浪。
曾經的弄潮兒鴨哥,現在已經是臨安勢力最大的海商,他搏浪的地方已經變成了浩瀚無垠的大海。
但,弄潮兒年年有,今日在風波浪裡游魚一般競標奪旗的,便是今年觀潮最大的亮點。
在弄潮兒門戲浪奪旗之前,官家就已在觀景臺上進行了太子的冊立儀式。
皇帝身染重疾之事,一直對外封鎖著。
但是日子久了,因為皇帝公開參加的活動越來越少,民間傳言也難免越來越多。
趙瑗這次公開冊立太子,在百姓們面前亮相,未嘗沒有杜絕流言、穩定人心的意思。
其實他現在需要臥榻靜養,連批閱奏章,頻繁接見近臣議事都不應該了。
就更不要說公開亮相,於萬眾面前,進行隆重的冊立大典了。
但,這就是他身為一個統治者所必須承擔的事情。
他舌下含著的人參片,已經含到了第五片,就像是在打著腎上腺素以激發全部的潛力。
隆重的冊立大典結束了,鄧王趙愭受金冊玉寶,正式被冊立為太子,易儲君冠戴袍服,隨侍於御駕之前。
隨著一道令旗揮下,等待多時已熱身完畢的弄潮兒們湧入了江中,百姓們的關注已被引到江上。
晉王趙璩立即上前一步,扶住臉色早已蒼白的趙瑗。
太子趙愭忙也上前,扶住了趙瑗另一隻手。
趙璩擔憂地道:“官家,冊立大典已經結束,百姓們如今心在江上,官家可以回宮歇息一下了。這裡風大。”
太子趙愭道:“是啊父親,這裡有皇叔和孩兒就好,百姓們不會注意的。”
趙瑗點了點頭,太子鬆了口氣,趕緊回頭吩咐道:“快把御輦抬來。”
一旁太監急急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