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沒問題,思考方式也沒問題,唯一有問題的就是戰鬥力。
小看了敵人的戰鬥力,導致短時間之內沒有辦法拿下敵人,自然會面對源源不斷的敵軍,承受的壓力自然也會逐漸爬升。
在這種不知道未來且逐漸變大的壓力下,能不能夠堅持下去?本身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沃洛吉斯五世所展現出來的能力,這些士兵不會讓他失望的…”徐庶在這一方面感受頗深,更能明白萍起於卑末。
願意為了這個國家而慷慨赴死,然後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強,在皇帝以身帶頭,身臨戰場的情況下,羅馬軍隊所給予的壓力,不僅壓不倒帕提亞士兵,恐怕也會給這些士兵提供動力。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什麼?”看著前方打生打死,李傕伸出了自己的腦袋,饒有興趣的追問道,“繞後給羅馬帝國軍隊致命一擊?還是趁著這個機會做點其他的…”
“一方面修建浮橋,讓步兵先行過橋,至於騎兵部隊,則警惕有可能趁亂出來騷擾的十四組合和第五雲雀軍團…”司馬懿看著戰場周圍空曠的地方,眉角間閃過了一絲憂慮。
十四組合和第五雲雀的威懾力,不僅僅體現在出現之後,也體現在沒出現之前。
這兩個軍團沒有現身,所有知道對手有這個軍團的人,都必須把一部分注意力和集中力放在應對這兩個軍團身上,甚至不惜為此囤積大軍。
這種被迫只能後手出擊的情況,實在是讓人很不爽,實在是太壓抑人心了。
“那帕提亞計程車兵們怎麼撤退?”聽著司馬懿這樣的安排,孫權本人倒沒意見,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高興。
能夠第一批渡河離開,不管怎麼看,那自身安全都穩得很。
不過畢竟經歷了那麼多,在撤退高興之餘,也詢問一下自己的盟友,瞭解一下對方怎麼撤退和離開。
倒不是想要因此而幫助對方,而是瞭解過後可以學習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得上了。
在大規模接敵之後,還能夠把軍隊撤離,尤其是身後還是大河的情況下,自然值得學習和借鑑。
反正過河以後,基本上就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了,就很難注意此時戰場當中的一切,那種好奇心就會越來越高,影響個人的狀態和發揮。
不過在場的其他人倒沒想那麼多,只是看向孫權的目光當中,都多了一些滿意。
相比於孫權一開始來的樣子,此時的孫權,已經勉強能稱之為一個正常的人。
“能夠撤退的,放心吧,戰場的主動權終究在我們手上,後退之路尚在,想要撤退並不困難…”司馬懿看著做出這種詢問的孫權,內心當中也有著這樣的心態,隨即好心的給予瞭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