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相關的軍事謀略和謀畫,那更是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對於軍隊當中的眾武將而言,這種過往的經歷以及足夠年輕的年紀,又沒人背書的情況下,再加上選擇眾多的情況下,自然不會有人選擇諸葛亮。
本來能夠帶上諸葛亮的司馬懿,也被法正連拖帶拽的拉走了。
就算是原本袁紹麾下的謀臣,在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吸引力以及重要性,也遠遠高過此時的諸葛亮。
畢竟不管是從名氣還是經驗,甚至是從外表來看,這些人都比雛嫩的諸葛亮,更讓人放心。
不過對於諸葛亮來說,這些都不是事兒,能夠參與那就參與,如果參與不了,換個地方處理政務而已,沒啥大不了的。
這也是劉備到達商量作戰會議地方之後,看了看這個大棚子下面的人,就只剩下了諸葛亮一人,詫異的同時,也露出了一抹的驚歎。
至於商議的過程和最後的結果,劉備也知道,對此表示同意。
而各自選擇的配合,也充滿著隨意,甚至有一些放任。
別的不說,文成武將之間自己選擇的組合,在默契度和配合度方面,肯定有其獨到之處。
雖然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文武相和,拉幫結派的產生,不過劉備對此,倒不怎麼為在意。
只要能夠發揮戰鬥力,降低己方的損耗,這種行為其實沒啥大不了的。
反正他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維持了軍方的穩定性,而陳曦的存在,也算是穩定了文臣的穩定性。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沒有阻止的必要性,反而對這有些欣慰。
這種放任,何嘗又不是他給手下重臣的一種保留手段,避免他一時頭腦發昏,做出錯誤的事情,也是之後有挽留的餘地。
“孔明,時至於此,為何還在於此處處理政務,要是去晚了,可就來不及了…”劉備輕聲靠近諸葛亮的身後,看著一臉認真且專注的諸葛亮,寫了一手極為好看的字型,同時對於政務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並給予了相當優秀的處理方法,滿意的同時,也發出了詢問。
“亮見過主公!”諸葛亮聽聞此聲,扭頭便看到了劉備,連忙起身行禮。
“免禮免禮,子川說的沒錯,你啊,確實夠努力的…”劉備看著認真的諸葛亮,發自內心的感慨和讚賞道。
若他麾下的所有文臣,都像諸葛亮這般努力,那簡直是做夢都不會出現的場景。
那種情況下能夠爆發出來的實力,就算是他,都沒有一個大致的估計和預算。
“主公說笑了,我只是認可子川說的一句話罷了,不管怎麼說,總不能被人稱為蠢才吧…”諸葛亮笑著搖了搖頭,輕聲的說道。
有天賦卻不努力,不過就是一個蠢才罷了。
“孔明如此聰明,生平僅見,天下能比其肩者,寥寥無幾,怎麼會是蠢材呢?”劉備拍著諸葛亮的肩膀,輕聲笑道,“天下柱石,在汝之肩,舉國而行,大任於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