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著沉默的晨星,對著會議桌邊的其他人揮揮手。
於是軍部的參謀們識趣地離開了,最終,房間裡只剩下了晨星與皇帝。
“那需要利用科學的力量嗎?”
“我沒有帶新教的教士過來。”
晨星沒有直接回答皇帝的問題,而是花了一點時間向他解釋這個提議背後的真正目的。
“根據新教的教義,他們信仰的依然是科學,而信徒死後,靈魂將回歸科學。也就是說,被尼德霍格殺死的無辜者,全部都會變成科學手中的力量。”
這是個充滿了神學思辨與爭議的說法,但毫無疑問就是晨星選擇幫助布列塔尼亞的理由,皇帝對此深信不疑,因為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理由的善意,只有久經考驗的自私。
當世界之王對科學降臨深信不疑之後,她所做的一切,只要可以削弱科學,就都是發自真心。
“但我所知道的起死回生,或者涉及靈魂,全是拜科學教的力量。”
“幾乎所有的神話中都有死後世界的描述,就在剛才,我們還親眼見證了其中一個,尼德霍格就是艾斯雅德神話中的生物,而它的存在足以證明艾斯雅德神明的力量依然存在。”
皇帝幾乎在瞬間就明白了,這是個高明的陷阱。
按照“只有神明才能對抗神明”這個顯而易見的邏輯,世界之王對抗科學的戰爭中,她能找到的最可靠的盟友根本不是布列塔尼亞或者任何凡人,而是另一個神明。
因為科學不允許他之外的任何神明存在,所以現存的所有神明都是世界之王天然的盟友。
那麼,當布列塔尼亞為了復活無辜死者而尋找艾斯雅德神明時,他們同時也是在幫助世界之王尋找盟友,而且最終,在這努力成功之後,獲利最多的是世界之王,而不是布列塔尼亞。
但布列塔尼亞不可能拒絕,皇帝只能朝著眼前的陷阱跳下去,因為被尼德霍格殺死的無辜者,是維持帝國運轉最重要的部分。
想想看,居住在帝國首都中心地帶,每天早上出門,走路三分鐘就能抵達皇宮的是什麼人?
帝國上下議院的議員幾乎全軍覆沒,政府部門主官只剩寥寥幾個,主要的銀行、商業和大工廠經營者大半死於非命。
哪怕只是一絲希望,皇帝都不能放過。
“那真的可能嗎?”
“我們可以試試。”
晨星的微笑無比優雅美好,那是勝利者的笑容。
“你需要誰?”
“麥哲倫。”
完全在預料之中的答案,全世界現在還活躍著的學者中,新北郡女伯爵與麥哲倫是在古代神話領域中成就最高的,而女伯爵無暇分身,麥哲倫是唯一選擇。
“沒有問題,如果他本人同意的話。”
……
麥哲倫正走在廢墟中,這裡是巨龍破壞的中心地帶,火焰留下的殘垣斷壁都被衝擊推平,除了巨獸砸出來的幾個大坑之外,視線所及一片平坦。
他不知道福爾摩斯還在不在貝克街,那條街道已經徹底被毀,無人倖免。
這個想法讓麥哲倫有點茫然,然後他聽到了身後的腳步聲。
那大概是倖存的探險者,世界上總會有那麼幾個幸運兒,有的是在絕境中獨自倖存,有的是獲得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