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兇殺組時,伯尼已經找齊材料,正坐在椅子上等他,見他來了忙問道“你到底要幹什麼?”
“溫納先生需要證據,我現在就給他證據。”西奧多有些興奮地說完,拿起大包小包衝進主管辦公室。
溫納被嚇了一跳,問道“怎麼了?”
西奧多不答,讓跟來的伯尼開始削鉛筆芯。溫納看向伯尼,伯尼同樣一頭霧水,但還是照做了。
等筆芯有一小堆後,西奧多又讓他把筆芯細細地碾碎,自己則戴上手套取出杯子,將筆粉末用紗布包裹著,提在杯子上方七八英寸的高度。
他左右看了看,問道“溫納先生,你知道指紋提取與比對技術嗎?”
不等溫納回答,西奧多小心翼翼地抖動手腕,細細的石墨粉撲簌簌落在深藍色杯子表面。
初時還不明顯,漸漸的粉末越落越多,好像在杯子上蓋了層薄薄的黑紗。
西奧多停止散粉,轉動杯子的角度,短促地吹了三口氣,一小片扇形區域的碳粉被吹開,扇面之上沾染著細細的石墨粉,它們附著在杯麵,排列成細細的紋路。
西奧多撇著頭長舒一口氣,放下杯子剪了一節膠帶,從一面小心翼翼地貼上去。
這時候溫納才開口“我知道指紋技術,現在各州都在與FBI合作建立指紋庫,但指紋庫並不完整,FBI的指紋庫只有幾千萬枚,你知道現在全美有多少人口嗎?”
他自問自答“兩億人!”
“可指紋存檔在案的只有幾千萬,從上千萬枚指紋中去找一枚指紋,還要祈禱它在這幾千萬枚之中,你明白這是什麼機率嗎?”
早在三十年代,FBI就已經在應用指紋技術,並且初代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一直在有意識地讓手下特工收集建立指紋庫。
只不過受限於技術,這個時代的指紋比對需要人拿著指紋卡用放大鏡觀察,然後比對特徵點。至少要十個以上的特徵點吻合,才會確認指紋匹配。
這是一項費時費力費眼還費錢的工作,指紋技術雖然早已問世,但99.99%的案子根本用不起。
從常規角度考慮,溫納說的是對的,費爾頓一個分局下屬的兇殺組哪怕掏出一整年的預算來,都不一定夠比一組指紋的。
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一對多的比對,而非一對一。
如果有目標指紋呢?
如果只是對比兩枚指紋的同一性呢?
西奧多點點頭,轉了個方向避免杯子上的指紋被溫納的唾液汙染“但如果我們只需要比對一組指紋的同一性呢?”
溫納張了張嘴,放棄勸說。
西奧多也不爭辯,等膠帶覆蓋了全部的紋路後反覆壓實,再將膠帶撕下,貼在一塊空白的指紋板上,一枚指紋卡就製作好了。
因為工具簡陋,指紋提取的並不如一旁法醫用專業工具提取的清晰,但拿來做定向的比對已經足夠了。
西奧多拉過檯燈開啟,拿著自己提取的指紋分別與法醫室提供的指紋卡一一比對,嘴裡解釋著
“這是法醫室從兇器上提取到的指紋,非常完整。杯子上的是安娜的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