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個人被甩出去,就會引起一陣歡呼,然後從吧檯傳遞過來幾杯酒。
兇殺組的人在排隊挑戰它,連溫納都沒能倖免。
溫納身體發福,下盤很穩,奈何彈簧木馬最後幾秒的加速俯衝實在厲害,溫納最終被甩了出去。
人群裡爆發出劇烈的歡呼,一連五杯威士忌被傳了過來,溫納也不怯場,一口氣幹了它們。
輪到西奧多時,幾個離得近的在七嘴八舌地傳授經驗。
不過西奧多前面看過他們的表現,有的甚至連最後的衝刺加速都沒堅持到,他們傳授的只能算是失敗的經驗。
彈簧木馬過後,又聚在一起開始掰手腕。
此時氣氛已經變得火熱,每個人都喝了好幾杯,正是微醺狀態。
掰手腕過後又發生了什麼西奧多已經不太記得了,他只記得耳邊不斷有人在歡呼,然後就是不停地喝酒,喝酒,跟喝酒。
…………
翌日。
是個大晴天。
西奧多揉揉脹痛的腦袋,起來衝了個冷水澡。
要不是強大的生物鐘叫醒了他,今天一定會遲到。
這麼想著,西奧多開著滿是酒味兒的車子來到局裡,卻發現直到上班時間,兇殺組裡依舊只有他自己。
局長辦公室緊鎖著門!
副警監辦公室緊鎖著門!
連溫納都沒來!
兇殺組全體遲到!
這讓他甚至懷疑今天是不是什麼休息日。
再三確認不是後,西奧多端著咖啡,拿了幾份報紙,慢悠悠地看起來。
報紙是費爾頓本地報社出品。報社訊息很靈通,頭版刊登的竟然是600403跟600511兩個案子。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理解了。
費爾頓是石油城市,上世紀勘探隊在這裡發現了石油,不久後石油公司帶來大批工人,在此進行作業。
周邊城鎮的人便到這裡來做石油公司員工的買賣,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座城市。
老槍酒吧的隔壁,總是被人們高頻提到的玫瑰街,最初就是最大一家石油公司的駐地。
這樣一座城市其實是沒有太多娛樂性事件可以報道的,更何況這個時代大家都處於一種娛樂匱乏的狀態中。
如此一來,警局破獲了兩起關聯的命案,自然也就值的拿出來娛樂一下了。
況且本案中還採用了較為少見的‘新’型技術——指紋。
西奧多還不知道,《得州新聞法》要求命案資訊72小時內見報,費爾頓本地報紙是不想報也得報。
報道中對西區分局高度讚揚,並給予了兇殺組很高的評價。
文章末尾提到了西奧多跟伯尼的名字,稱他們兩位在兩起案件的偵破中起到重要作用,就是他們提出採用指紋技術最終鎖定的兇手。
接著就是一串套話,什麼費爾頓市警局會保護市民的安全之類的。
翻完報紙,西奧多趴在桌子上繼續寫自己的記錄。寫到布萊恩一家時,西奧多來到電話旁,猶豫著要不要跟叔叔聯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