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在邊關的顧池然,已經收服了武陽王的軍隊。
殃及池魚。
說的就是南陵軍隊夜襲時殺的那些武陽王士兵。
軍隊損失一部分,又失去了武陽王長子這個臨時的將軍,武陽王麾下軍隊徹底群龍無首。
顧池然搬出帝王口諭,宣佈南陵已是雍國疆土,武陽王父子進京之後因反對女皇,行為悖逆,有通敵叛國之嫌,已經被問罪。
如果其他人也同武陽王父子一樣的態度,那麼最終下場只有一個。
陛下初登大寶,希望仁德治天下。
軍中士兵皆是有家有口的男丁,他們深知皇權不可抗,而武陽王這些年待在邊關的所作所為被人詬病很多,軍隊礙於軍令不可違,不得不聽從,但並非所有人都愚忠頑固。
何況雍國和南陵多年無戰爭,武陽王沒有太卓著的功勳服眾,死忠之人到底是少數。
顧池然一番恩威並施之後,輕而易舉收服了剩下的兵馬,並在邊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操練。
而三個月的時間也足以讓鳳搖光整頓軍隊,穩固皇權,選拔朝臣,安定民心。
唯一不同的是,每個月固定會有三封信送到雍國,詳細地彙報著南陵滅國之後每天發生的點點滴滴。
暖春過去,炎熱的夏季也迎來尾聲。
晏東凰每天埋首於繁忙的政務,朝中迂腐老舊的大臣換了幾個,昏庸無能的換了幾個,朝堂上漸漸一片清明。
只是隔三差五依舊會有大臣勸諫皇上充盈後宮,為子嗣考慮。
晏東凰對此充耳不聞。
賑災之後,戚錦昊和穆雲帆留在薊州收拾善後,安置好災民的生計,甚至把他們毀壞的房屋都安排修繕妥當,才回京覆命。
而當地的貪官奸商則在一個月前被押回京受審,聽說沿途百姓潑的都是餿水,連爛菜葉子都沒了,只有一盆盆餿臭嗖臭的水,以至於回到京城之前,囚車上都是蒼蠅不斷。
晏東凰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重重褒獎戚錦昊年輕有為,心懷百姓,若朝中官員都如他這般,是天下所有百姓的福氣。
穆雲帆和戚錦各賞白銀千兩,另外任命戚錦昊為薊州知州。
滿朝譁然。
戚錦昊雖貴為戚太傅之孫,有功名在身,可賑災之前只是翰林院六品,這次竟外派做知州,直接官升四級?
“月前南陵傳來捷報。”晏東凰沒理會眾臣的反應,徑自開口,“即日開始,南陵正式成為雍朝屬國,與雍國永世交好,不動兵戈,共創繁華盛世!”
文武百官跪下,齊齊開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