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同時吊著幾個姑娘
是霍青青的家書,大哥替全家寄來的,一個大信封裡面裝著每個人寫給霍青青的信。父親官複原職的基礎上還升職了,母親最終去了省人民醫院當了副院長。林安安的事情解決了,大哥不易出面找的人,給她安排了工作,在棉紡廠,臨時工,在婦聯和居委會民政局等幾方調解下,林安安和養父母家解除了親屬關系。
還有一個喜訊,二哥春節來韓家溝看望他們。
母親說又想倆外孫了,知道他們拍照不易,說老二來的時候給他們帶一部相機,可以經常給孩子拍照,也可以拍韓家溝的一些風景。其實老母親是想安撫女兒,不要因為別人都陸續回城而焦慮,他們也在隨時關注關於知青和農民的一些政策。
霍青青現在有收音機,每天都在聽新聞,隨時都在關注知青政策和城市動態以及經濟政策。其實,不用關注她也清楚當下的情況,反正她一時半會兒是回去不的,要回去還是哪一條路,她這輩子打死都不想走那條路了。
霍青青讓韓建武也看了她的家書,男人看完信後看著霍青青的眼睛,問道:“恨我嗎?”
霍青青“啊?”了一聲,道:“我為啥要恨你?你這個人怎麼回事?”
韓建武看著霍青青的眼睛道:“如果當年沒有發生被人舉報的事,你會嫁給我嗎?”
霍青青抿著唇盯著韓建武的臉和眼睛看了許久,搖頭,道:“不知道,畢竟我當年確實被人舉報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你在舉報事件前後對我都是一樣的態度,這也是事實。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當下和未來,當下我們在一起,我們有一雙可愛又聰明的兒女,我們就過好當下的每一天,然後迎接未來,你為啥一直糾結過去呢?”
韓建武,“……”他不得不承認,他心裡沒底,不自信,總擔心她離開他們,畢竟當時她嫁給他確實是無奈之舉,而並非心甘情願。
韓建武苦笑一聲,說:“我看越來越多的知青都開始回城了,就算不上長期回城,也有回家探親的,再過幾個月就過年了,到時候知青大院就走完了,我擔心你會難過。”
霍青青無奈道,“大哥,我來韓家溝四年了就沒回過一次家,又不是隻有今年不回家過年。”
韓建武抿唇良久,說,“按理你回省城過年是沒有問題的吧?”她的家書裡,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對倍加關心,可沒有一個人提及讓她春節帶孩子回家過年,這她自己就不覺得奇怪嗎?
韓建武這個問題讓霍青青愣了一愣,確實,可家裡人沒提過這個事兒她也沒有想過,更重要的是她也沒打算帶孩子回家過年。孩子太小,這個時候的綠皮火車到了年底不但髒亂差,人販子更是肆無忌憚的當街搶女人和小孩。她才不要提心吊膽的帶著寶貝們去受那份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她還是老老實實在自己家裡過年比較安全。
霍青青說,“現在的火車站上又髒又亂的,年底更加嚴重,我爸媽可不敢讓我們帶著倆小孩子坐火車,風險太大了。”
“……”
霍青青又補充道,“爸媽剛剛複職,眼下不能太高調。”
韓建武,“……”
韓建武不傻,她家人八成是覺得姑娘嫁給了農民還生了娃回去丟人吧?
其實,霍青青心裡也是這麼揣測家人的,雖然父母兄長對她嫁給韓建武還生了孩子的事情沒有任何說辭,對韓建武也沒有嫌棄之意,那是因為他們現在都在韓家溝,親戚朋友同事還不知道這件事,父母不是惡人,但在他們心裡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但她把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他們也沒有辦法了。
霍青青踮起腳尖在男人嘴唇上啄了幾下,說:“過年的時候我想要一件呢子大衣。”
這還是她第一次向他要東西呢,某人受寵若驚,眉眼含笑道,“好,到時候帶你去縣城的百貨商場買。”
霍青青,“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我喜歡的顏色和款式?”
韓建武,“你要啥顏色啥款式?”
霍青青想了想說,“我想要一件紫色帶黑色毛毛領的那種,或者藍黑格子的。”
韓建武,“我過幾天去縣城送貨,到時候去百貨商場看看有沒有?沒有的話就買布料讓寶娟給你做一件?”
霍青青,“做不出來的,若是沒有,我就給安安寫信,寄錢和票給她,讓她幫我在省城買一件寄過來。”
韓建武,“會不會太麻煩人家?”
霍青青,“再說吧!實在不行就不買了,我有大衣的。”她知道現在大城市裡好看的衣服已經很多了,她說的這種呢子大衣今年特別流行。她不想讓二哥正月來見她太寒酸,而對韓建武不滿意。
拖拉機回來後,韓建武更加忙了,每天都要出車,到處送貨,要是沒有貨送就去修路拉土。他鉚足了勁兒要趕出點名堂,也對得起她的這份死心塌地,不管是出於無奈還是什麼,都無所謂。
五天後,趙家原的軍官趙鳴在媒人和父母的陪同下來韓家溝和寶娟見面。
趙鳴一表人才,寶娟也不差,且對那人一眼就中意的不得了,只是,男人更加現實一些,趙鳴年紀不小了,從一個小小的沒有任何背景的是兵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找媳婦怎麼能不挑?他對寶娟和韓家的條件都是滿意的,唯一讓他不滿意的是寶娟文化程度太低,初中畢業也好啊!可她卻只有小學畢業,於是,趙鳴的說辭是先相處一段時間再決定。
寶娟和韓家人都應下來了,趙鳴此次回來休假一個月,主要任務就是相親,解決終身大事。過了幾天二哥二嫂找老四兩口子商量寶娟的事情。
“我打聽了,那趙鳴同時吊著幾個姑娘,我看這事兒不成。”二哥道。
趙鳴吊著的幾個姑娘當只有寶娟沒有工作,其他幾個都有工作且學歷都比寶娟高,有小學老師,有護士,有供銷社營業員,還有糧站的記賬員,還有一個是水泥廠的記錄員。
韓建武說,“那就跟寶娟說清楚,給媒人說一聲,這事兒不成,什麼玩意兒?一個小排長就飄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