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辰站在小山坡頂峰,望著遠處旌旗招展,冷笑一聲道。
對李世民的行為,他有些惱怒,又有些不齒,這類天下英雄的行事手法,不論在何等年代,總是會驚人的相似。
那就是不擇手段。
再看看突厥騎兵的龐大陣容,蘇辰就知道,突厥人這次可是動了老本了。
很可能頡利也知道,這一次出兵,就是最好的時機,也是最後的時機。
錯過此次,等到中原一統,無論是蘇辰勝,還是李世民笑到最後,都不會是容易對付。
從如今就可看得出來,這兩人文治武功俱皆不凡,經過一些年的休養生息之後,到時候突厥將要面對的就是浩如煙海的漢人。
中原一定,草原騎兵就再無機會,只能龜縮在草原深處,一直捱打。
如果有哪一天,中原皇帝一個想不通,想要創造偉業,指不定就會重演漢武時候的舊事。
衛青、霍去病等人一直殺入草原,殺得胡人退避千里,差點滅族。
這一點不可不防。
如今的中原大地,經過幾年戰亂之後,戰爭潛力已經全部激發出來,將勇兵精。
吳朝號稱三十萬精兵,大唐也有著二十萬兵馬,從數量上面已經把突厥騎兵比了下去。
當然,步騎對比不能這麼算,但人數就是實力,就算是中原大地這五十萬兵全毀掉,過得幾年,又能變出幾十萬大軍來。
而突厥呢,只要這四十萬騎損失在此,他們很可能連延續部落生存的能力都沒有了……
草原逐水而居,看天吃飯,論及繁洐是怎麼也比不上漢人的。
這一點,不但頡利可汗知道,突利也是知道的。
所以,這一次,就是傾國之兵,有勝無敗,所有部落上下同心。
他們可不管漢人玩的什麼花樣,為什麼要讓出入關要道?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能進入中原腹地,搶來的奴隸錢糧,自可再增突厥百年國運。
如果運氣再好一些,也不是不能如拓跋鮮卑一般在中原北方建立王朝,號稱正統。
……
蘇辰遙遙望去,見到遠處連綿十里營盤,
排列整齊的突厥軍隊,一排一排,呼嘯著叫喊著,似有無窮精力。
雖然還未到總攻時候,但已是殺氣騰騰。
晶片視覺之中,金狼旗所在之處,更是一股無形氣柱連天接地,結出一條張牙舞爪的黑色蛟龍。
在那裡曲伸身體,躍躍欲試。
隔河而望,很遠的地方還有一條氣柱,上面一條黃金巨蛟潛伏盤結,炯炯望來,這是伺機而動。
蘇辰知道那是李世民天策軍所在。
大唐勢力承天機而動,是在隋朝火德之上生出來的土德,土為黃色,就代表金龍,李世民確實為天命所歸。
李淵其實也不是反隋,其實是繼承,並不是打破,他打的是各路反賊,再由李家門閥繼承楊家門閥,平穩過渡。
這跟吳朝不同,蘇辰的軍隊乃是集結地方勢力和盜匪賊子而成,多數是平民起兵,俗稱反賊。
蘇辰回望己方吳軍軍陣,就見到一條青蛟已長出雙角,歡快遊嬉。
他展顏一笑,心裡升起了血肉相連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