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載均當然不知道這裡還有這麼多人的平常生活,因為他攪動的不得安寧,他倒是被靜舒和雲芝叫著起了個大早。
今天是劉載均要去上朝的日子,要說不激動是假的,不過看雲芝昨晚沒來,今早上卻是來了,問了問蘭蕊和沐瑤的情況,得知一切都還好,也就不再糾結。他讓靜舒做了一份朝中大臣名稱的小抄,吃過早飯後,就往奉天殿而去。
快到奉天殿時,瞧見太后的鳳輦在前,便緊走幾步,迎上前去。
“母后,兒臣給您請安。”&bp;劉載均恭敬地向太后行禮。
太后微微點頭,依然是一副沒有任何表情的美麗面龐,開口說道:“皇帝今日倒是精神,想必這身體應是全然大好了。”
劉載均微微一笑,說道:“兒臣身體早就好徹底了,母后用過早膳了嘛?”
說著兩人並肩走進奉天殿。卻聽太后並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突然問道:“怎的昨日聽說,有侍女從你書房被攙扶著出來?陛下身為一國之君,可知所作所為均代表皇家顏面?……”
劉載均木然一下,這都什麼和什麼啊?剛想回話,卻已經步入奉天殿內,發現大臣們早已整齊排列。
看到皇帝和太后進來,眾人立刻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縱然影視劇裡見過,自己也想象過,但是直面這樣的場景還是讓劉載均心跳不已,剛才太后說的話他都來不及想了,這面前可是百官啊!
劉載均定了定神,大步走到龍椅前,穩穩坐下,太后也在旁邊的鳳座上優雅落座。這時,站在殿外的鴻臚寺官員高聲唱道:“排班&bp;——&bp;行禮&bp;——”&bp;隨著這一聲令下,大臣們整齊地行叩拜大禮。行完禮後,鴻臚寺官員又接著唱:“眾官有事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話音剛落,只見一位身著緋色官袍,頭戴烏紗帽,腰繫玉帶,約莫六十來歲的大臣快步出列,他面容嚴肅,神色凝重,雙手捧著笏板,恭敬地向劉載均和太后行了一禮,朗聲道:“陛下,太后,臣有緊急軍情啟奏!”
劉載均精神一震,趕緊側頭看向自己身側的侍女靜舒,靜舒也有點緊張,她沒幹過這事兒啊!
只見她雙手放於身前,在御案的遮擋下,翻動手中的一個個小紙片,翻動到寫有“兵部尚書黃弘文”的紙片時才停下,展現給劉載均看。
哦~,這下劉載均心裡就有數了,這位就是兵部尚書啊!
孫太后見劉載均沒什麼響動,便問道:“&bp;黃愛卿,何事如此緊要?”
黃弘文微微躬身,沉聲道:“陛下,太后,今日凌晨,臣才收到來自邊境的加急奏報。我北方邊境的斥候歷經艱險,探明蒙古韃靼部近日頻繁調動部隊,據斥候密報,韃靼部此次調集了&bp;8000&bp;精銳騎兵,正在邊境集結,且有跡象表明他們正在籌備糧草,極有可能在近期對我朝邊境發動大規模劫掠。”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有的面露擔憂,有的則一臉凝重。
劉載均眉頭緊皺,這內閣首輔林朝宗倒是說過,到了春天,這蒙古人約莫著也得南下來劫掠了,可沒想到竟然是集結了八千騎兵,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他下意識看了看太后,想看看這太后會怎麼處理。
卻沒想這孫太后倒是神色平靜,微微頷首,示意黃弘文繼續彙報。黃弘文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
“目前,我軍在邊境的兵力雖有一定規模,但韃靼部此次皆是精銳騎兵,行動迅速且靈活。如今我們僅知曉他們在邊境集結,卻根本無法判斷他們會從何處突破防線發動劫掠。邊境線漫長,我軍防守範圍廣,兵力分散。一旦韃靼騎兵找準一處防線薄弱之地突襲,我軍難以及時做出反應,後果將不堪設想。”
“那愛卿作何想法?”孫太后的聲音響了起來,莊重,但不失靈氣,很好聽的聲音,劉載均心裡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