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儘管線上支付在陳俊心裡的地位是無法比擬地重要,以至於在現階段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短期就能見效的盈利模式。但這並不代表翔龍交易網找不出其它盈利模式。面對交易網的產品經理的焦急心態,陳俊倒是一點都不急。
如今的網際網路還在發展初期,還有海量的地完全未被圈,還有完全空白的市場可以被佔領。同樣走在一片蠻荒階段,曾經的世界中,馬大哥曾在05年闡述過以下觀點,即電子商務將經歷三個階段,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階段。而現在交易網連第一個階段都還未完全進入,陳俊需要做的,就是在第一個資訊流階段瘋狂圈地。
當年阿里的成功被稱為是不可複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後來者再也沒有了那樣的天時。可是現在陳俊不一樣,交易網擁有著和當年的阿里相似的市場環境,陳俊決心要複製阿里的模式。
這時候已經是陳萱在交易網專案實習的最後幾天了,聽聞陳俊和蔣春啟聯袂而來,交易網的員工幾乎都聚了過來,陳萱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已經在公司呆了三個月,對於這個哥哥,陳萱已經完全顛覆了曾經的看法,再也不會認為他是個僅憑老管家幫他打理的一事無成的紈絝。相反,在公司呆得越久,對於陳俊的理念,越來越無法理解,卻越來越著迷。好像這個人的腦子裡永遠有著無窮無盡的想法,你永遠挖掘不完,永遠都見不到底。
陳萱趕到的時候,正好聽見陳俊在對交易網的產品經理說:“……盈利的是需要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千萬不能拔苗助長。如今我們的業務人員就已經做得很好了,我看見註冊的會員的增長,已經超過了我的預期。就像我剛才所說,現階段,我們做的還是資訊流。專做資訊流,匯聚大量的市場供求資訊,這就是我們的工作重點。為此,仍舊需要我們的業務員的大量的努力。現在雖然不適合做線上交易,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找不到其它的盈利模式。更何況用免費註冊和免費的資訊來吸引使用者,正是我們現階段的殺手鐧。”
陳俊詳細分析了現階段可能的盈利模式,“只要有了資訊流,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有了大量的資訊,從而匯聚商流,活躍市場,會員在瀏覽資訊的同時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資訊流和創造無限商機。註冊成為會員是免費的,當然也就可以瀏覽我們的海量資訊。但是要更好地大量淘沙,就有了我們的商機了。我們完全可以用這海量的資料,來創立一個收費的服務,為付費會員提供更好的諮詢平臺。”
“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一、為付費會員提供定向資訊。比如說,行業資訊,按各類行業分類釋出最新動態資訊,會員還可以分類訂閱最新資訊,可以直接登陸網站的推送訊息檢視,也透過電子郵件接受。或者說,價格行情,按照行業提供企業最新報價和市場價格動態資訊。只要我們的註冊使用者夠多,我們就可以擁有其它統計機構無法比擬的最具時效性的資訊。資訊的時效性對於商機的重要,相信使用過的使用者都會捨得掏這份錢。”
“二、我們可以組建一個商人俱樂部。在這裡會員交流行業見解,談天說地。其中咖啡時間為會員每天提供新話題,為會員分析如何做網上營銷等話題,甚至我們可以搭上專業的培訓機構,針對需求定製一些培訓。這些內容一部分可以為所有註冊使用者免費開放,一部分精華內容,則需要成為付費會員。”
“三、商業服務。比如說航運、外幣轉換、信用調查、保險、稅務、貿易代理等諮詢和服務。現在我們和興業商貿已經達成了合作,貨運、物流、貿易代理等,都可以和興業合作。其它的,我們也可以和比較可靠的機構合作。有了這些服務,也能吸引一些付費會員。”
“四、代建網站或者頁面服務。需要在我們網站上釋出資訊的所有使用者,只要有除基本的最簡單的資訊釋出功能之外的需求的,從幫忙美化頁面,到整體打造形象網站,我們都可以推出相應的付費服務。”
“除此之外,增值業務也可以多加考慮。排行榜的位置,被搜尋到的頁次,郵件廣告、旗幟廣告、文字連結和模組廣告等網上推廣專案這樣的常規廣告,都可以好好規劃。”
“有了這些措施,我相信我們網站,絕對是會有極其可觀的盈利能力的。所以我再次重申,這一切,都是基於海量的註冊使用者及其海量資料的基礎上的,我們的資訊量越大,所能推出的服務就能越具有市場活力。所以,儘管短期內,我們有可能無法快速盈利,甚至在今年年內都不一定能掙到一分錢,但是這是因為現在我們的高樓大廈正在挖地基的階段。而這個地基,就需要我們所有的業務員的辛勤努力。池子越大,魚才能越多。”
陳俊長篇大論地說完這麼一席話,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
普通員工驚訝一個僅僅提供資訊的網站,竟然還有可能有這麼多的掙錢的方式。
而交易網專案的管理人員,因為格局更高,有些內容他們也曾經考慮過,可是卻仍在驚訝如此多的措施和想法,陳俊居然能一下子說出來。
崔建丘更驚訝。
當初把他挖來的時候,陳俊很明確地表示他個人比較擅長技術不太擅長運營。可是這一席話聽下來,這真的是一個不擅長運營的人能想出來,能說出來的嗎?!如此係統而富有層次的商業模式,沒有對運營長期深入的實踐和思考,不可能想得如此完善和富有操作性。
可是看看陳俊的年紀,再想想翔龍做的那麼多的產品,崔建丘無論如何都不相信,陳俊有精力單單為一個交易網做無法想象的海量的工作來支撐這些想法的誕生和完善。
蔣春啟也同樣驚訝得無以復加。
可是真的最震驚的,還是陳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