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華的問題更加尖銳,“陳總的意思是說,世聯還不配成為翔龍的對手嗎?那是不是現今翔龍都找不出合適的對手?”
這話就說得大了,哪怕陳俊心裡其實真有這個意思,也不好就這麼直白地說出來。便忙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大家都在用心經營自己的產品,哪裡能說配不配。我只是說世聯和翔龍,沒有必要非得成為對手。”
王啟華很自然地追問:“既然在做類似的產品,成為對手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
陳俊抬手給他比了一個小圈,“我一直認為現在的網際網路市場還小的很,如果我們彼此就在一個這麼小的格局裡鬥得你死我活,完全沒有必要。”他又伸手比了一個大圈,“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良性競爭,甚至彼此攜手,將網際網路市場整個蛋糕做大。假以時日,網際網路的發展有可能絕不是今天的我們可以想象的,擴大市場合作共贏,才是我們最好的出路。”
王啟華饒有興致地問:“那麼陳總認為這兩款相似的產品,該如何才能做到合作共贏呢?”
“這兩款產品之所以相似,是因為世聯部落格在核心技術甚至某些細節上直至運營模式都完全仿照列翔龍部落格,長次以往必將會造成同質化惡性競爭。我認為儘管是相同型別的產品,也完全可以做得大不一樣。就像翔龍旗下的翔龍論壇和新石論壇,同樣型別的產品仍舊可以差異化競爭,我認為差異化競爭才是同型別產品彼此合作共贏的生存之道。”
王啟華沒有問陳俊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世聯得主動尋求和翔龍不同道路的差異化競爭,而不是翔龍避開世聯。這不明擺著呢麼,翔龍站住了世聯再來模仿,說得不好聽就是個抄襲。
王啟華轉而問:“翔龍未來的發展的重點會在部落格產品上嗎?”
陳俊這還是第一次面對媒體闡述翔龍的發展方向,便把一些只在內部提到過的理念第一次向媒體闡述。
“翔龍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打造網際網路生活。網際網路生活的意義不在於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產品,而在由多個互連互通的產品共同打造的網際網路綜合性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包括資訊資訊、交流互動、休閒娛樂等多個方面,基於這個平臺,許多已經出現了應用,或者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應用,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開展,未來我們的生活將離不開網際網路,也將進入翔龍的網際網路生活。”
“翔龍未來的發展將呈現應用娛樂化、社群化和互動化、個人資訊處理、網際網路資源整合、安全性、本地化應用六大趨勢,而這也不只是翔龍的發展趨勢,而是未來網際網路整體的發展趨勢。部落格當然是我們的重要產品之一,但絕不是唯一受重視的產品,隨著這一次大面積改版,相信大家很快就能理解我說的什麼是網際網路生活。”
這一段話的資訊量太大,有不少關鍵詞都是第一次提出,王啟華飛快地在心中理了理,暗暗地咀嚼了一下“網際網路生活”幾個字,才繼續提問。
“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次改版上線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功能,當然也可以給網際網路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那麼這一次改版除了打通各產品的渠道之外,還有什麼功能是現在大家還未引起重視,但是陳總願意特別提及一下的呢?”
現階段陳俊心中最重視的產品還是MM,其次是搜尋,再其次是還未上線的交易網。
其它所有的產品都有可能有歷史侷限性,當新的產品出現的時候,它們就會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只有這三個,通訊、搜尋和金融,是網際網路無論發展到哪一步都離不開的。
交易網尚未上線,就先不必提了。陳俊當然要重點推介MM和搜尋。
陳俊重點介紹了MM的大檔案斷點傳輸功能和網路硬碟功能。MM新版的商務應用能力在甫一推出就被不少人注意到,並在一片爭論中越炒越熱。可是陳俊卻覺得還遠遠不夠熱。MM的商務交流能力,以現在的應用程度來看,無論拔到多高都不會過於吹捧。只有應用過一段時間以後,所有人才會覺得越來越離不開。
而搜尋則更是如此,它終有一天會重要到所有人只要一接入網際網路就無法離開的程度。
這是陳俊最重視的兩個入口級產品。
最後,陳俊給他提出的網際網路生活做了個總結,“我認為所謂網際網路生活,不止是把我們的生活方式搬到網際網路上,更可以有反向滲透,網際網路融入我們生活的所有方面。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會有人覺得網際網路是一個新鮮的值得探討的東西,而是像水像晶能一樣,完全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人對網際網路都像吃飯穿衣一樣需要而且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這個世界的晶能就像陳俊曾經身處的那個世界的電能,融入了生活的所有方面。晶腦也正是基於晶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技術。
王啟華這才是今天第一次真正驚訝了。陳俊對未來網際網路的形容著實超出了他的想象和理解,哪怕是像他這樣反應極其敏捷經驗豐富的老記者,也頓了頓才繼續問。
“陳總所描述的未來真是令人嚮往。不知陳總覺得網際網路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發展到那一步呢?”
“很快,或許會比我們想象的更要快。或許十年後,網際網路就足以給我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俊信心滿滿。
記者的採訪一般是不帶本人立場的,但此時,王啟華也由衷地說:“確實翔龍的產品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變化,至少我身邊使用MM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
陳俊懂技術,對數字卻不怎麼敏感,有些資料總是記不到很準確,便示意蔣春啟。
蔣春啟對公司所有主要資料都是信手拈來,便向王啟華介紹道:“截至目前,MM的註冊使用者已經過七千萬,月活躍使用者過兩千萬,同時最高線上人數曾經達到一百六十萬。”
這個資料比之上季度有了跳躍式地增長,充分說明MM已經進入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階段。
這樣幾乎是幾何式增長的資料,讓王啟華都不由一怔。
可是蔣春啟還沒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