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媒體和民眾這是第二次目光被部落格所吸引。
和翔龍部落格上線的時候類似,世聯部落格上線,也請了不少明星和名人助陣,卻搞得比翔龍更隆重和博眼球。
當時陳俊給崔建丘的經費足有幾百萬,已經夠崔建丘搞得熱熱鬧鬧的,可是世聯卻號稱斥資千萬,打造第一部落格。
入駐世聯部落格的名人和他們的粉絲紛紛發聲,一時間,世聯部落格風頭無兩。
而翔龍部落格這邊,自然也不甘退讓,一時間,風起雲湧。
陳俊仔細研究了一下世聯部落格。
世聯部落格基於的技術基本都是翔龍的,並沒有什麼有效創新。對方後發,卻敢針尖對麥芒地這麼幹,憑的是得力的運營。敢砸錢,至少起來了一小半。
蔣春啟也為了這個事來找陳俊,“你怎麼看?”
陳俊摸了摸下巴,“我們的計劃是不是得提前上線了?”
蔣春啟自然清楚翔龍的所有規劃,他們所有的產品表面上看起來的還不夠多,但幾乎都還有相當多的內容在準備當中,只等時機成熟很快就能上線,面對任何競爭者都不懼。可是蔣春啟卻不太贊成把後備計劃提前上線。
“如今世聯看起來來勢洶洶,但是我們還沒探出其底細,我們自己的準備尚未成熟,為了這樣的對手打亂自己的計劃是不是值得?”
陳俊也只是問問,要不要把原定計劃提前他自己也在猶豫。見蔣春啟這麼一說,便放下了念頭,“那就再看看吧。”
然而過了段時間再看,世聯的招還真不少。一會兒明星助陣,一會兒有利於他們的經濟評論,各種炒作,世聯的流量翻著個兒地上漲,當然也為翔龍部落格帶來了一定流量。一段時間,部落格這種新興事物還真吸引了眾多關注,連不少不關心網際網路的人都聽說了部落格這種東西。
這回倒是部落格的產品經理急了,他一天三趟地跑運營總監的崔建丘的辦公室,想先說動他去勸蔣春啟。
崔建丘倒沒有他那麼急,身為高管,他對公司整體情況和其它產品瞭解更多。但他還是直接在週會上提出來,“我們雖然不擔心未來的競爭,但是一直坐視世聯做大,對於我們也是極為不利的。雖然我們不想為了他們提前計劃,但是也可以打打口水仗,藉機炒作一番。”
業務部負責人也有此意,便應和道:“打打口水仗又不輸什麼。”
蔣春啟同意了,讓業務部去安排。
翔龍自己的口舌翔龍網當然最先發聲,然後各渠道都跟進。再就是一些小報。
兩邊一來一往打起口水仗,一時間熱鬧無比。漸漸地,火勢甚至蔓延到了影響力較大的媒體。這一來,兩家的流量都翻著個兒上竄。兩家都砸進去不少錢做宣傳,倒是為促進行業發展做出不少貢獻。
柳昊敏倒是挺滿意,一家新上線的網站能做到這樣的程度,雖然投資人的本錢一時間收不回來,但是隻要能把蛋糕做起來,穩定住活躍使用者,至少能站穩腳跟了。
但李志和顯然不滿意。
如今世聯部落格看起來是紅紅火火,但那都是大筆資金砸出來的。而投資人為什麼要投資,當然是尋求回報。而如今世聯部落格的盈利模式還未得到市場驗證,盈利能力更沒能讓投資人滿意。
可是看起來翔龍部落格也就這樣,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盈利模式,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打算長時間維持運營的。或許只是因為陳俊自己就是老闆,沒有投資人給的壓力?
李志和不由對陳俊有些羨慕。
可是他畢竟沒有陳俊那樣寬鬆的環境,還是隻能咬緊牙關拼命。如果不能儘快壓倒翔龍部落格,世聯也不可能一直這麼砸錢下去,那以後世聯的路會更難走。
李志和幾乎把所有資金和資源都砸了下去,一時間,對世聯部落格的議論愈加熱烈。有不少對網際網路不熟悉的網民,跟著被世聯部落格拉攏的公眾人物來到了世聯部落格。世聯部落格成為網際網路熱點,甚至被某些媒體稱為繼翔龍之後最熱的網際網路入口之一。
世聯這邊的網友得意洋洋,翔龍這邊的網友一邊鄙視世聯,一邊罵翔龍公司怎麼不發力。兩邊口水仗越打越烈。
直到這年第三季度結束,世聯以最快的速度釋出了公告。世聯上線兩個多月,日流量已過兩百萬,已然成為網際網路除翔龍外最大的熱點網站。而對於話題,世聯也已經初具影響力。
這回,連剛被翔龍收攏的新石都急了,不少新石的網友跟世聯隔空叫罵。不過論起打口水仗,世聯還真不是新石的對手,部落格本來就不是利於交流的地方。
可是無論李志和再怎麼使力,各種活動搞得風生水起,眼球效應掙了一大堆,翔龍部落格卻從未真正被他的西風壓倒。哪怕每次看起來都是世聯佔了上風,可是翔龍部落格卻也能一直緊追其後,無法甩脫,甚至藉著世聯的活動,不費什麼力氣就跟著也炒一波熱點。
不過對於這一切,陳俊倒真的無所謂。翔龍早已不是最初只有一個冷清的MM的翔龍了,如今翔龍的底蘊大家還沒看見,等到真正發力的時候,才是他回招的時候。
部落格,哪裡就算網際網路入口了?
就在兩邊糾纏越發呈白熱化時,楊梅組織的各產品接入口測試已經透過了。
陳俊和蔣春啟不由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時機成熟了。
就在世聯釋出季報的第四天,翔龍部落格網站首頁以大篇幅發出了一則公告,翔龍打通MM以及翔龍論壇和新石論壇的介面,四方的賬戶可以互通,可以相互登陸,文章內容可以直接連結引用。
而同步地,MM和兩論壇也釋出相應公告,聲稱將在近日針對這一接入口進行大幅改版,改版後的三方,可以在引用位置直接顯示被引用的內容。
限於網速,如今的網際網路網頁基本還是以文字內容為主,圖片不但少,而且是儘可能小。如此大幅的圖片公告,實屬罕見,一下子就吸引了許多注意力。
網際網路資訊的傳播速度初見端倪,不到半天,翔龍多個產品同步改版的訊息就以後傳遍了整個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