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飛給陳俊看的,是經過最佳化後的最新的基站裝置。
“經過三個月的測試,穩定性方面已經是沒問題了,速度比設計速度稍慢一點,但是也算是在我們預想之內,不算是失敗。而且這個裝置,比現有的其它公司的產品速度已經提升了三十二倍,最大連線數過萬,整體效能遠遠超出現有產品。”
陳俊很滿意。
王騰飛總有那種本事,只要他能給一個技術方向,他就能帶人想辦法把產品實現出來。
可是王騰飛卻有疑問。
“東西是搞出來了,可是你到底想幹嘛?你上次說要自己搞移動通訊,難道你讓和聯去搞?和聯現在傳統網際網路的佈局都才剛起步,你再叫他去搞移動通訊,無論是財力人力都沒有吧?”
和剛起步的網際網路不同,移動通訊技術已經發展成熟,在這個世界早已實現了人手一部手機。要從頭起步去和那些移動通訊運營商巨頭競爭,區區十億,就好像是在說一場笑話。
這是王騰飛並不知道,陳俊心目中的移動通訊,遠不止如今己能實現的通話簡訊等簡單功能,移動網際網路才是他心中潛藏的猛虎。
為了發展移動網際網路,別說十億,未來就是一百億一千億,陳俊也要想辦法給他搞出來。雖然這樣的目標不可能是短期能實現的,但是他也想盡早開始佈局。
王騰飛不是一般的員工或者合夥人,是翔龍最核心的技術骨幹,是陳俊寄託未來希望的基礎,有些話他必須儘早跟他說明白,才有可能把勁往一處使。
聽陳俊長篇大論地解釋了一通移動網際網路,王騰飛只覺得目瞪口呆,又將信將疑。
“你說的那些真的能實現?”
陳俊自信滿滿,“雖然有可能並不完全一樣,但那是我心中的方向。你想想,這麼久以來,我之前跟你說過的話有很多是不是已經正在實現?”
王騰飛想了想還真是,如今翔龍上線的諸多新產品,有不少都是早在一年前甚至更早,陳俊就把其中設想對他說過的。當時他同樣覺得其中不少想法都很不可思議,可是如今陳俊卻真的帶人把它實現了出來。
王騰飛越想越激動,一拍桌子,對陳俊豎了大拇指。
“行,跟你幹了!”
說著,他便興致勃勃地開始和陳俊討論基站更深層次的技術細節。一旦確立未來有一個更加廣闊的目標,王騰飛便好像感覺渾身的勁都使不完。
而陳俊想要的,不只是基站。他直接拉著王騰飛帶著新基站,回到翔龍總部找楊梅。
飛騰的方向是硬體及底層設計,而翔龍技術部擅長的是軟體方向。如今陳俊需要的是這兩層的結合。
而陳俊的說明讓兩人都非常驚訝。
“讓網際網路上的資訊,能轉送為簡訊傳送到手機上,反之亦然?”
兩人面面相覷,這可能嗎?
“沒什麼不可能。”陳俊對這項技術寄予了厚望,這有可能是現階段甚至短期的未來,盈利能力一直疲軟的MM最大的盈利點。
陳俊乾脆把王騰飛壓在這裡不讓他回去,然後把梁海躍也叫了過來。王騰飛又把飛騰的技術總監也叫了過來,加上這邊設計部的幾個骨幹,幾個人天天開會,一週後,居然還真讓他們討論出了一個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