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丘掏出筆記本,詳細報告了一下他目前在這一塊的工作進展。
“以前新石論壇就有好幾個喜歡寫寫文字的,點選量相當不錯,其它論壇等地方也有類似的人物。這些日子,我都先大致接觸了一下。大部分人對所謂的收費嗤之以鼻,有些人是僅憑愛好,不屑於商業化,有些人是不相信我們提出的商業模式,對我們提出的構想不信任。現階段對我們的構想感興趣的只有八個人,如果我們開設網站,第一批來寫的人,可能暫時就只有八個。”
陳俊缺的就是人脈。同樣的事情他也可以交待別人想辦法去做,但是肯定不如崔建丘這樣有經驗的人做得又快又到位。
聽到有八個人,陳俊已經很滿意了。“有八個人也行,我們用這八個人開始第一批內容,就能吸引到第一批讀者,然後吸引到更多的作者,逐漸擴大影響力。”
文學網的重點在模式和運營,前期測試沒什麼好太多討論的,三人再敲定了一下細節,估計很快就能真正上線執行了。
忙完了各產品線的建設,陳俊又馬不停蹄地出發了。這一站,又是去飛騰。
這次是王騰飛把他叫過去的。
一見面,王騰飛紅光滿面,意氣風發。
不能怪他意氣風發,想陳俊給和聯投了十個億,可是這十個億最後大部分用來購買裝置的資金,還不是要流入飛騰的口袋。
前段時間還在叫苦研發經費捉襟見肘的王騰飛,此時已經完全不擔心經費的事了——叫他怎麼能不得意。
而這次他把陳俊叫來,是為了飛騰新研發出的產品——行動網路基站。
雖然對陳俊過於熱衷於行動網路建設還有些不完全理解,但是王騰飛倒也不是完全看不到移動網際網路未來可能的發展。既然經費充足,王騰飛倒也確實親自狠抓了一段時間相關研發。
而這次,就是新成果出來了。
新的行動網路基站,基於的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技術,不止是傳輸速率翻天覆地般地提升,而且在穩定性等各方面都有了革命性地發展。
親自測試過新產品的效能,陳俊也非常高興。
晶訊的目光還是在現有的網際網路行業,而移動網際網路幾乎還處在未開發的狀態,如果和聯能儘早進入開拓市場,連競爭對手都沒有。
能在最初的時候就為將來的佈局打下最好的基礎,未來足以讓陳俊浮想聯翩。
而陳俊來這一趟,不完全是為了新基站。在已經發售的新路由器的基礎上,飛騰必須進一步尋求突破,才能進一步適應陳俊對網際網路發展的要求,他才能籌劃上線更多的網際網路產品。
收購飛騰的初衷,本就是為了打破原有的桎梏。如今,到了佈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