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蜜棗粽和梅幹菜肉粽】
粽葉和馬藺在煮好之後,樓遠舟迅速地過了幾遍涼水,然後用手撿出一片粽葉扯了扯,很是堅韌,於是美滋滋地開始準備包蜜棗粽子。
先是拿了兩片寬寬的粽葉稍微交疊地放在一起,然後握住下面那一端往上一折,這就出現了一個漏鬥形狀的空間,因為那個尖尖不能漏米,所以也是要用手指頭往裡一按,這葉子就按下去一些,正好能把尖尖的裡面堵住,最後整體也就是三角粽的模樣。
用手抓了些糯米塞進葉子中,再裝上一顆棗後繼續加些糯米,之後再加上棗,直到把這個漏鬥形狀的空間全部塞滿為止,之後把剩下的粽葉像是蓋子一樣把裝滿的糯米這麼一蓋,再沿著現在粽子的形狀用葉子包裹住,最後就是用馬藺來綁好粽子就行。
當然,最後包馬藺也有講究,現在很多人吃粽子的時候就會發現,用繩子包的粽子總有些時候打的是死扣,只能用剪刀剪開,用馬藺的話直接左手留一個活釦的位置,剩下的圍著粽子多纏上幾圈,纏到最後把另一頭往活釦裡一插,這粽子就包好了。
對於熟練工來說,最浪費時間的絕對不是包粽子的這一步,而是往裡放餡料,卻也不會耽擱太久。
哼著歌,樓遠舟很快就把蜜棗粽子全部都包完了,他估摸著數量,多包了三個蜜棗的,留著送給廖衛千。
包好的粽子直接就進了蒸鍋,幾口鍋裡面裝了粽子後加水,開蒸。
因為沒用高壓鍋,所以至少也要個把小時才行。
對於粽子,不同人家把粽子弄熟的方式也不一樣,有人喜歡用煮的,可煮出來的粽子味道很多會跑到水裡,直接就稀釋了粽子的味道。
選擇蒸的方式就不會有這個煩惱,但是需要的時間就要長很多,算是各有各的好處。
把全部的蜜棗粽都放進蒸鍋後,剩下這段時間就可以用來包肉粽子了。
包梅幹菜肉粽,首先要做的是炒梅幹菜。
梅幹菜在半小時之前已經泡進了盆裡,現在撈出來後,樓遠舟又多淘洗了幾遍,不留沙子,也盡量多留下些梅幹菜的香氣,接下來就是要把這些洗幹淨的梅幹菜放進油鍋裡翻炒。
想要梅幹菜夠香,用普通的植物油肯定是不夠出彩,換成豬油才能讓梅幹菜的香氣發揮到極致。
一勺豬油入鍋,等融化之後,梅幹菜就能下鍋了。
剛開始這梅幹菜的味道還沒有特別濃烈,炒著炒著,味道越發香濃起來,那種鹹香鹹香的味道格外誘人,再加上鍋跟鏟子碰撞發出來的聲響,耳朵跟鼻子的雙重享受,樓遠舟此時倒是享受得很。
等香味兒達到頂點的時候,糯米就能入鍋了。
剛開始這鍋裡看著還是兩種顏色分明,沒多久,糯米開始變色,越炒,這顏色也就深上那麼一些,到最後調味的時候,這鹽和生抽也是放得不多,畢竟梅幹菜本身就含了大量的鹽分。
不過因為廚房裡的鍋一次炒不了那麼多個粽子的量,所以只能分開炒的,這也導致廚房裡梅幹菜跟五花肉香漸漸融合,還沒有包呢,味道倒是先上來了。
等這梅幹菜和糯米全部炒完,梅幹菜肉粽就可以正式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