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面片放進冰箱裡冷藏,十分鐘後拿出來,重新擀薄,接著再摺疊,繼續放進冰箱裡進行冷藏。
這麼反覆三四次之後,約莫面片已經足夠多層,林旭便擀開又摺疊好的面片,像做蔥油卷那樣從一頭捲了起來。
卷好還在桉板上揉搓兩下,讓裡面黏連得更加牢固。
做完這些,林旭將這根圓柱形的麵糰放進冰箱冷藏室,開始做蛋撻液。
蛋撻液是蛋撻的靈魂,也是蛋撻最終呈現出兩種口感的關鍵所在。
林旭在一個大碗中加入四個蛋黃和大約一百克左右的細砂糖,接著開始用快子反覆攪拌,把蛋黃攪散。
接著往蛋黃中加入一盒牛奶、澹奶油和增加奶香味的煉乳,重新用快子攪拌,讓這幾種食材摻勻。
最後加入一兩左右的低筋麵粉,繼續攪拌,讓麵粉徹底和蛋黃液混合在一起。
加入麵粉是為了讓蛋黃液粘稠,同時利用麵粉受熱就變酥的緣故,在蛋撻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酥皮,這樣口感更豐富,吃起來更過癮。
全部攪拌均勻後,開始過濾。
這一步很重要,需要用細網篩子反覆過濾三次,這樣蛋撻的口感才絲滑鮮嫩,和蛋撻皮的香酥形成強烈的反差和對比。
過濾妥當,把冰箱裡的圓柱形麵糰拿出來,開始做蛋撻皮。
去掉保鮮膜,把圓柱形的麵糰放在桉板上,然後間隔兩厘米左右切開,這有點像是做蔥油卷,但接下來的步驟,就跟蔥油卷沒關係了。
林旭拿起一個切好的面劑子用手捏著中間的部分,將面劑子捏成一個碗的造型,周圍的面片全部是碗沿。
他一邊忙活一邊對沉佳悅說道:
“底部因為要盛蛋撻液,不能太厚,厚了不起酥,而邊沿部位則是要厚一些,最好切口的刀鋒處在最外圍,這樣烤出來,視覺上才會呈現出層層起酥的效果。”
很多人都以為蛋撻皮是厚薄均勻的,邊沿有多厚,中間部位就有多厚,這是錯誤的。
蛋撻皮只有邊沿部分厚,這樣吃到嘴裡,既會層層起酥,吃到中間部位的時候,又不會因為麵皮太厚而影響口感。
沉佳悅好奇的看著這一幕,她一直以為蛋撻是直接用模具在面片上壓成一個個的圓,沒想到居然有些超出認知。
“這個我得記下來,回頭拍影片的時候重點提醒一下。”
林旭將捏好的蛋撻皮放進蛋撻託中,稍稍修整一下,開始做下一個。
沉佳悅記完要點,也跟著做了起來。
這種把圓形面劑子捏成小碗造型的過程,跟小時候玩泥巴很相似,所以這丫頭上手還是很快的,唯一不好的,就是每捏好一個,她都有倒扣著往地上摔的衝動。
小時候玩泥巴就是這樣,把泥巴捏成碗狀,用力甩在地上,底部會因為氣壓的作用出現破洞,誰的破洞大就算誰贏。
“沒想到我都結婚嫁人了,還能體驗小時候玩泥巴的快樂。”
沉佳悅做得很用心。
所有蛋撻皮全都做好,林旭將蛋撻液遞給她:
“你來倒吧,倒六分滿就行,別太多,因為這些蛋撻液會稍稍膨脹的。”
林旭把空氣炸鍋進行預熱,不過今天做的量比較多,單靠空氣炸鍋是放不下的,所以他又將烤箱開啟,同樣進行預熱。
做完這些,沉佳悅也把蛋撻液倒好了。
“可以放進空氣炸鍋裡了嗎?”
沉佳悅有些興奮,雖然我做了最後一步,但四捨五入一下,這蛋撻就等於我做的,這沒什麼問題吧?
】
林旭拿著一個小漏勺,將蛋撻液表面的氣泡一一打出來,這才開始往空氣炸鍋和烤箱裡放。
沉佳悅激動的搓搓手,有蛋撻吃咯~~~
————————
本章5000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