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這個相比,吃悅姐做的翻車美食就顯得溫柔多了,象徵性的嘗兩口,然後表示婚宴上吃撐了,這就妥了嘛。
把所有人都送走,林旭和沈佳悅回十號樓的總統套房換上各自的衣服,又將個人物品收拾一下,然後開車回家。
路過林記美食的時候,他去廚房拿了一些餡料。
回到家裡,換上居家服,卸妝洗把臉,然後來到廚房,開始準備做喜餅。
沈佳悅收拾乾淨,也湊過來,準備學習。
林旭取來半盆中筋麵粉,裡面打入七八個雞蛋,倒入一碗白砂糖,另外還有發酵粉、泡打粉和花生油。
放完這些,再放一些增加奶香味的吉士粉和熟豬油,便用手揉成一個稍硬一點的麵糰。
揉好用溼布蒙著進行鬆弛餳發。
沈佳悅看到這裡,好奇的問道:
“我用和麵機也可以這麼做嗎?”
“可以啊,流程一樣。”
這丫頭一聽,立馬行動起來。
剛剛讓樂樂來家裡吃喜餅,她居然挺為難,是時候讓她見識一下本廚娘的真實水平了。
沈佳悅將買來還沒用過的和麵機拿過來,按照林旭的提示開始往裡面放雞蛋、白糖、花生油、豬油等配料。
全都放好,開啟裝置,和麵機就自動攪拌起來。
等攪拌成團,同樣靜置著餳發鬆弛,這樣麵糰更加柔軟,做出來的喜餅口感更好。
十五分鐘後,林旭將麵糰拿出來,開始用手揉搓,而沈佳悅則開啟機器,利用科技的力量完成揉麵的步驟。
等麵糰揉好,就開始分面劑子。
傳統的喜餅沒有餡料,面劑子五十克一個,而帶餡的話,面劑子就得小一半,這樣做出來的喜餅大小才會均勻。
面劑子分好,再挨個兒揉成圓球,用擀麵杖稍稍壓扁,餅坯就做好了。
帶餡的稍微麻煩一點,得先把餡料分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再用擀薄的餅皮包裹起來,接著再揉圓,壓成厚一點的麵餅。
餅坯做好,不能直接製作,而是要先放擺在烤盤中,利用烤箱的餳發功能,讓餅坯漲發一下,然後才能放進平底鍋裡烙制。
沈佳悅用機器的時候挺溜,但動手就差了點意思。
好在有陳美娟這個外援在,她一邊幫兒媳婦做麵餅,一邊誇兒媳婦和的面好用,愣是把沈佳悅誇得不好意思了。
“旭寶,這喜餅是用烤箱做嗎?”
“不是,是得烙餅,用烤箱做的話,得在麵餅上壓上烤盤,不然做出來就成麵包了。”
喜餅的配料等方式跟麵包很相似,唯一的區別就是要在製作時,儘可能的避免餅坯漲發,只有這樣,做出來的喜餅吃起來才有那種耐嚼的口感。
而耐嚼,正是喜餅的靈魂。
沈佳悅聽不懂這些,覺得忙活半天,不就是做了個發麵餅子嘛,這做出來會好吃嗎?
林旭說道:
“等會兒做出來你就知道了,有些美食之所以能代代傳承,除了賦予的文化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好吃。”
好吃,才是美食的核心,也是大家願意去吃去做的動力。
一旦美食離開好吃這個基礎,文化再高階,故事再傳奇也白搭。
沈佳悅聽到這裡,對喜餅充滿了好奇。
打算等會兒一出鍋就品嚐,看味道到底好在哪裡……
————————
你們那有吃喜餅的習俗嗎?本章5400字,求月票兄弟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