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保民看了看,隨手將幾根稍稍有些老的同蒿莖掐掉,然後說道:
“找個乾淨的陶瓷盆,能放在灶上燒的那種。”
這就要開始了是麼?
朱勇趕緊拿了一個做湯用的白瓷盆送了過來。
謝保民檢查一遍,點頭說道:
“不錯,做這道菜必須要用純陶瓷的,不然容易崩開。”
他用廚房紙把盆裡裡外外的水分全都擦乾淨,隨即放灶上,開小火,對空盆開始加熱。
接著在旁邊灶上架上炒鍋,鍋里加水,然後將石頭倒進去開始焯水。
“用石頭做菜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質地比較細密的鵝卵石,個頭不要太大,大概比雞蛋略小點就行,要是有白色鵝卵石,就選白色的。”
魏乾好奇的問道:
“為什麼選白色啊謝總廚,是因為白色更耐高溫嗎?”
“不是,是更漂亮。”
周圍的人份一陣大喘氣,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訣竅法門呢,不過白色石頭做菜確實有顏值方面的加成。
林旭覺得這道菜倒是可以學一下,說不定回頭還能成為店裡的熱銷菜品呢。
除了石烹的技法比較別緻和吸引人之外,最主要的是,食材是比較健康和對人體非常有益的同蒿。
在古代,同蒿可是貢品,只有宮裡能吃。
所以這道菜也叫皇帝菜。
現代培植技術讓同蒿的口感更嫩,味道更好,而烹製方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今天謝保民做的石烹同蒿,就是同蒿的創新做法。
“用石頭做菜前,每一次都要焯水,因為接下來要放入油鍋裡,透過高溫熱油加熱石頭,所以石頭表面一定要乾淨,否則會讓鍋裡的熱油有湖味的。”
哦?
要把石頭放在鍋裡炸?
這道菜真是重新整理了大家的認知。
沒有備菜,沒有調味,上來就是燒陶瓷盆,燒上後這邊開始給石頭焯水,接下來還有炸制的過程。
這簡直處處違反後廚做菜的流程和規則。
謝保民是個不喜歡講太深的人,他沒有多解釋,而是站在灶臺前,靜靜的等著鍋裡的水燒開。
這一幕看得很滑稽,明明是一堆石頭,卻像是做肉類菜品一樣,先焯水,再炸制。
而且焯水還挺有講究。
大家看到謝保民居然在撇浮沫。
水開後又煮了幾分鐘,確定石頭已經乾淨後,倒出來控水。
把炒鍋洗一下,重新燒乾水分,接著往鍋裡倒入一些炸過幾次東西剩下的乏油。
這種乏油也叫廢油,是不能直接做菜的油脂,不過可以給鹹魚過油,也可以炸豬腰子等腥臊味比較重的食材,算是廢物利用。
把這些乏油倒進鍋裡後,大火燒到五成熱。
雖然是炸石頭,但油溫也不能太高,免得溫差太大導致石頭開裂。
這會兒石頭表面有水分,所以下入鍋裡後,油脂劇烈的沸騰起來。
謝保民也沒管,轉身便將工作臺上放著的同蒿拿過來,先抓著甩一下多餘的水分,然後放在不鏽鋼盆裡,開始醃製。
周圍看著的廚師們不自覺向這邊圍了圍,大家都知道,這道菜最關鍵的一步來了,所以一定要看清。
謝保民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