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第三種……
高大爺講解的時候賣了個關子:
“你吃過凍豆腐吧?”
“吃過,豆腐冷凍後會有許多稀疏的孔洞,在肉湯裡燉好後吃起來特別美味……師父,您剛剛凍大米,也是這個原理嗎?”
師徒倆各自忙著手中的活兒。
但聊的卻是熬粥的話題。
“對,大米跟豆腐一樣,冷凍後也會出現細密的小孔,在熬煮的時候,熱量會順著小孔進入大米內部,加速大米的糊化。”
說話的時候,高大爺已經把肉末醃上了。
接著他把皮蛋剝開,切成小塊備用。
做皮蛋瘦肉粥的時候,是不需要把皮蛋的溏心煮熟的,甚至還需要特意找溏心皮蛋來做,這樣切成小塊下入鍋中,皮蛋的味道會更好的滲入到米粥裡面,吃起來味更美味。
忙完這些。
他又用蔥末、胡蘿蔔丁和雞蛋,加入到麵粉中,用水攪拌成麵糊,再把平底鍋放在灶上,開始做雞蛋煎餅。
顯然。
這也是師兄愛吃的。
雖然嘴上說著嫌棄,但一聽說師兄要來,師父還是很來勁的。
煎餅做完後。
冰櫃裡的米也凍得差不多了。
高大爺起鍋燒水,燒熱後把凍好的大米拿出來放進鍋裡,大火熬煮起來。
大米經過冷凍後質地比較酥脆,假如用小火的話,反而容易讓米粒碎裂,好好的米粥變成米糊糊。
反倒是用大火,才能讓米粒保持完整。
吃起來也會有香滑過癮的感覺。
大米熬煮五六分鐘,鍋裡的米湯就逐漸開始粘稠起來,這是米粒開始糊化的標誌。
高大爺將皮蛋倒進鍋裡,讓皮蛋的味道滲入到米粥中。
又熬煮四五分鐘。
米粥幾乎已經熬好。
不過想要口感好,還需要燜一會兒。
高大爺剛把醃好的肉末倒進鍋裡,再往裡放入一點點食鹽和一把必不可少的香蔥末,接著將火關掉。
他用勺子在鍋裡攪拌幾下。
隨即蓋上了鍋蓋。
“不管是海鮮粥還是豬雜粥,只要肉下到了鍋裡就不能再煮了,不然很容易把肉煮老,不再有那種鮮嫩的口感。”
接下來只要再燜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