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大人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兵部尚書,“於大人,你覺得呢?”
兵部尚書於志龍,此人倒也不是純粹的武將出身,而是文官。
但是曾經擔任過地方長吏,也曾任防禦使之類的軍職。
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他思索片刻,“我倒是覺得,可以慢慢來,不用著急。”
“咱們先在天子六軍之中推行,如果反響好,在蔓延至地方駐軍以及邊軍。”
“如策論中所言。”
“開埠可以和‘繡衣使者建在百人隊上’兩個策略,同時進行。”
“畢竟這玩意兒,估計有不少邊軍大將心動,咱們正好作為條件。”
朝廷和地方都代表了官府,但同樣會存在著y地之爭。
很多時候,雙方的利益要進行交換,才能夠取得最佳效果。
沈無名策論中就提到了這一點,當然,言辭還是比較委婉。
主要的意思卻非常明顯,那就是以開埠作為條件,換取邊軍大將同意。
開埠之後,邊境貿易繁榮起來,朝廷肯定會收取不少的稅。
但到底如何分,還有一個監察力度如何,都是可以拿捏的。
稍微放鬆些許,邊軍大將就可以拿到不少的好處。
倒不是說這些將領只知道貪汙,即便是一片公心之人,也肯定想經費寬裕些。
此言一出,左相大人也點了點頭,“沈無名看似年輕,實則心思靈巧。”
“和很多空懷大志的年輕人不同,他看問題更加的細。”
“只可惜不在京城,不然把他叫過來,倒是可以和我們一起討論。”
女帝驚訝地看了左相大人一眼,要知道,這可是大漢最高規模的會議。
參會之人,除了一個代表專業人士的兵部尚書以外,其餘人都是宰相和皇帝。
決策層的。
左相大人此時提及沈無名,倒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左相大人未免太過高看他了吧?這傢伙,現在還是個考生呢。”
女帝忍不住笑道。
左相大人搖了搖頭,“若非他只是個考生,我這位置恐怕都得落在他屁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