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崔寬,見過憔悴兄!”
“原來是沈憔悴,在下韋孝文有禮了。”
“憔悴兄……”
眾人稱呼他為“憔悴”,倒也不是調侃,而是文人之間的風氣。
比如後世的李清照,因為文中經常用“瘦”這個字,被人稱為李三瘦。
又或者秦觀寫了一句“山抹微雲”,就被人稱之為山抹微雲君。
不過這一個個憔悴落在沈無名的耳中,頓時心中就跟吃了燕子屎一樣。
&nO,換來了一輩子的內向。
不由得想到高中發朋友圈,結果整個被人叫了三年薄冰哥。
在眾人山呼憔悴的氛圍中,沈無名找到了自己的考房。
鑼鼓聲響,沈無名開始翻動手上的試卷,看了看,都沒什麼難度。
有逆天悟性在手,這種程度的題目,只能說是有手就行。
整場考試給了一天的時間,但是也就一個多時辰,沈無名就做完了第一部分的帖經。
這無非就是填空題,考的就是經史子集、四書五經的內容。
他早就熟悉得很。
至於第二部分,是要求寫詩詞,總共兩道題,不限文體。
主題分別是戰事、商鞅。
描寫戰爭的詩句多了去了,沈無名倒也沒花什麼功夫。
反倒是商鞅,這本身是秦朝的變法推動者,以他為題,應該是要評價改革之事?
沈無名陷入深思,許久才落筆。
最後就是策論,其實更類似於公考當中的申論,主要是解決實際問題。
沈無名想抄自然沒得抄,不過其中的格式、用詞,他這段時間也看過。
無非就是核心內容。
看了看題目,頓時心中就有譜了——朝堂之弊,可以革之?
這是一個很寬泛的題目。
簡而言之,就是讓科舉考生提出朝廷的問題,並且列出解決方案。
“很假大空啊。”
沈無名搖了搖頭,說實話,這種東西太寬泛,好做同樣也不好做。
想要拿一個普通的分數自然不難,可如果要想一騎絕塵卻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