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山好不容易擺脫眾人的簇擁,走到自己的馬車旁,就看到譚慶之冷眼相待。
“原來是走了中山裴家的門路,我說你今天怎麼不怕那姓馬的給你使絆子呢?”
楚平山翻了個白眼,“我如果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你信嗎?”
“呵呵。”譚慶之嗤笑一聲,“我懶得跟你扯犢子,只是過來提醒你一句。”
“中山裴家家大業大,捲入風浪中也摔不死,但是你壽亭侯府可沒有這個資格。”
譚慶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隨即轉身離開。
楚平山冷哼一聲,不過還是叫住了他,“等下,我有事跟你說。”
“說。”譚慶之甚至沒有回頭,只是頓住腳步。
“《扶風歌》拿我一用。”
“那你求我啊。”譚慶之轉過身來,雙手抱在胸前,挑了挑眉笑道。
“不借就算了。”
楚平山冷哼一聲,掀開車簾就走了進去。
但簾子還沒落下,一道流光就衝了進來,落在他的身上,赫然是一卷竹簡。
“還不說謝謝師兄?”譚慶之的聲音從外邊傳來,帶著濃濃的調侃。
楚平山面無表情,對著馬伕催促一聲,“還不走,等什麼?”
……
金谷園。
此間曾是前朝一位大貪官修建了豪奢別院,後來多番轉手,落入中山某位文壇前輩之手。
久而久之,金谷園也成為文人雅士交流之所,時常會舉辦詩會之類。
中山郡的豪門閨秀,也經常匯聚於此,品評人物或是探討詩詞。
楚幼儀今日參加的詩會,便是在這金谷園中舉行。
“難得日月長……趙姐姐這句點睛之筆,讓整個詩的風氣為之一新,極為文雅。”
“張姐姐最後一句‘驪山樓臺作灰’,讓人想到當年阿房盛景,這個用典好啊。”
“靜訓,你這個……”
小半個中山郡的大家閨秀都聚集此處,熱烈地討論著詩詞。
而身為中山第一才女的楚幼儀,毫無疑問是所有人的焦點。
一首立秋詞拿出來,都引得眾人連番討論,隨即就是鋪天蓋地的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