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3大結局終)】
九皇叔打下南越,只在南越停留了數個月就走了,南越的事務都交給了東陵派來的官員料理。可打下北慶後,九皇叔卻在北慶足足呆了一年。
沒辦法,北慶民風彪悍,百姓以善戰著稱,若無九皇叔坐鎮,北慶指不定起義不斷。
有九皇叔在,那些想借機煽風點火的人,可得好好掂量一下,能不能打得過九皇叔。打不過,還不能趁早死心,免得牽連家人。
畢竟,在九皇叔的統治下,他們的日子過得不僅不差,反倒更好。
左右他們與東陵本來就是一國的,先前只是分裂了,現在統一也沒有問題。
而且,北慶與西楚接壤,從北慶出兵攻打西楚路線最短,糧草運輸也最為方便。九皇叔坐鎮北慶,也是為攻打西楚做準備。
一年!
西楚皇帝和西楚那些趁亂造反的諸王後人,見九皇叔一直龜縮在北慶,完全沒有攻打西楚的意思,原本還打擔心九皇叔會趁亂摘桃子的人,頓時放下心來了,專心打自己人。
諸王後人背後有黑甲衛支援,又有王子戎與謝三這樣的頂尖人才,為他們出謀劃策,西楚皇帝哪怕佔據著兵馬的優勢,一時間也奈何不了他們。
西楚的內亂持續了足足一年,直到黑甲衛與王子戎、謝三突然從西楚離開,諸王後人失去強大的後援,西楚皇帝才將這次叛亂徹底平息下來。
這一次,西楚皇帝再不顧西楚大儒和臣子們的勸說,將所有涉事者三族屠盡,不留一點隱患。
“朕不想西楚再亂一次!”西楚皇帝態度強硬,無視朝臣和西楚大儒們的勸說,大開殺盡,將西楚皇室殺的只剩下他這一支。
九皇叔收到訊息,當下就笑了:“行了,天下一統最大的隱患解決了,可以攻打西楚了。”
北慶那些倚老賣老的皇室成員,可叫他煩心死了,偏偏又殺不得,為了安撫北慶的百姓,他甚至還要優待他們,做給北慶的百姓看。
為了讓西楚皇帝屠盡西楚皇室,他足足等了一年,好在讓他等到了。
西楚皇帝前腳屠盡西楚皇室,後腳九皇叔就打著為西楚諸王討公道的旗號,出兵攻打西楚。
西楚這兩年內亂不斷,再怎麼家底厚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九皇叔的鐵騎就攻到了西楚皇城。
不過,西楚皇帝沒有像北慶皇帝那般主動投降求和,他一直堅持到最後,在九皇叔的鐵騎攻破城門沖入皇城時,西楚皇帝自盡了!
他一把火將西楚皇宮和自己燒了,也把自己的血脈燒死了。
“君王死社稷,西楚永不降!”
西楚皇帝自盡保全了西楚的傲骨,西楚不少文人大儒,在之後也選擇自盡追隨西楚皇帝而去。
九皇叔半點也不意外。
西楚文風盛行,文人最是講風骨,西楚皇帝不肯降,在他預料之中,西楚大儒自盡追隨西楚皇帝也在他的預料中。
但九皇叔還是嘆了一句:“可惜了!”
可惜了那些大儒,他們原本可以教導更多人,把他們所學所知傳承下去;他們原本可以在西楚為官,照拂西楚的百姓,可他們卻選擇自盡以成全自己的忠義。
可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來沒有千年的王朝,那些大儒他們到底忠的是誰?
九皇叔尊重,但不理解。
西楚亡國,但西楚的內政卻比北慶嚴重太多了。西楚的朝臣、百姓對九皇叔充滿了敵意,哪怕清楚地知道西楚亡國了,他們仍舊在反抗,各地起義不斷。
按說這麼嚴重的情況,九皇叔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西楚,把西楚的政務料理妥當再說。然,九皇叔打下西楚,把西楚的事務丟給王子戎與謝三,就輕車簡從的離開了。
真正的輕車簡從,就他一個人,他連一個兵馬都沒有帶,大軍也留給了王子戎與謝三。
甚至九皇叔都沒有提前告知他們一聲,只在走的那天說了一句:“這裡交給你了,本王回東陵!”
他出來一年多了,他忍耐到了極限了!
他盡了他身為帝王的責任,接下來,他該盡自己為人夫的責任。
蘇雲七在京城等他,他得回去了!
王子戎與謝三還以為,九皇叔說的回東陵,是要班師回朝。他們二人也能理解, 仗打完了,九皇叔得回去商議新朝的國號和登基事宜,確實不宜在西楚久留。
西楚這一攤子事,也不是一時半刻能理清的,他們二人留在西楚,西楚也亂不了,九皇叔回去也無妨。
得了九皇叔的話,王子戎與謝三就為九皇叔班師回朝做準備,可不想他們才起了一個頭,副將就來報九皇叔走了。
就那麼水靈靈的,一個人騎馬走了!
王子戎與謝三收到訊息的時候,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