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留某些武官還茫然不知,一味叫好催促,說要拿下第一個千里目作紀念。
李世民笑斥了兩句,習慣性問:“可還有什麼旁的嗎?”
“有。”
啊?
“二哥可知曉,天下有什麼點不著的布嗎?”
嘿嘿,出來吧!望遠鏡配套之熱氣球!
長孫無邪想到了西域的一樣貢品,溫聲道:“倒是有一樣,西域有種火浣布,無需水洗,燒紅了也不著,反而更乾淨了。”
殷靈毓拿手微微一比劃:“天燈能帶一截兒蠟燭上天,做大一點,能帶的豈不是更重?人若是也能上到天上去……”
殷靈毓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眾人瞪大了眼睛,彷彿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
尉遲敬德撓撓頭,大聲道:“人能上天?這怎麼可能?莫不是妖法?”
房玄齡輕捻鬍鬚,眼中卻閃過一抹思索之色:“公主殿下此想法雖荒誕,但之前殿下所提之事也多是聞所未聞卻可行,或許真有幾分道理。”
李世民則雙手交握,目光緊緊鎖住殷靈毓:“小妹,這可不是小事。”
“所以,先試試咯。”殷靈毓一攤手,沒有給出百分百的回答,但反而更可信了兩分。
放燈嘛,誰沒見過,燈的確是能飛,大燈帶人飛,再加上千裡目,嘶……
突厥是吧,頡利是吧,你大唐爺爺來啦!
氣氛驟然歡悅了起來,李世民看著殷靈毓的眼神越發慈愛(劃掉)溫柔。
“那我們小妹還有沒有別的想法呀?”
李承乾難以置信的偷偷瞥了他敬愛的,正在努力溫柔可親的父皇一眼,這還是那個滿身威勢的耶耶嗎?
長孫無邪倒是很習慣自家二郎這個德行了,淡定的收斂了表情,尋思著是不是應該叫殷靈毓養一養帶一帶高明,也好學到兩分其思想。
要知道規矩是定給天下人的,但卻不是定給皇帝自己的,若是被臣子牽著鼻子走了,那是不合格的。
殷靈毓這樣跳脫又直指本質的思想,高明就很適合去學一學,成日裡拘禮,跟個小大人似的,繃得這麼緊,長久下去恐怕不行。
殷靈毓的選擇是,改善撫卹金加英烈紀念碑。
唐朝其實是有撫卹金的,叫折衝賻物,根據《唐律疏議》,陣亡將士的撫卹金包括折衝賻物三十段,果毅二十段,別將十段,並造靈轝,遞送還府。
所以殷靈毓主要給出的建議還是在於關於犧牲士兵即為英雄的思想宣傳,現在講究的就是死後香火身後名,這條建議大家也是越聽越激動,後來就已經沒有殷靈毓什麼事了,眾人已經你一句我一句的完善了個差不多。
並且李世民無師自通了凌煙閣技能,信誓旦旦說也要讓朝中重臣也都萬世流芳,當場給臣子感動的不行,就連魏徵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畢竟做官講究的,除了錢財地位,不就是名聲了嗎?真心想著濟世安民的又能有多少人?而這些人又有多少會一直保持著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