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論壇永遠不缺梗,無論是典故諧音還是地獄笑話,常看常挖常新。
譬如“商鞅知馬力,比干見人心。”
再譬如傳奇故事“六位帝皇丸”。
【六位帝皇丸,挖呀挖不完,樓主寫論文,跪求好心人多來點資料,正史野史都行,不要狗屎。】
論當代網友的逆反心理,馬上就有人在底下分享本地檔案,一看標題。
《我在貞觀開後宮》。
作者是捂住小馬甲,女主是鎮唐公主殷靈毓,至於內容……我勒個百花齊放,男女皆為裙下臣。
樓主弱弱回覆:……別鬧,而且殷靈毓到死都還是小孩子,交通這麼發達是不是……
網友:你就說香不香。
樓主:……真香,但我論文怎麼辦?
幸好,正經網友也是有的。
雖然依舊歪在殷靈毓身上起不來。
【樓主寫論文的話,建議直接去唐史官網查資料啊,當年太宗後代親自捐獻的紙質資料,全部上傳電子版,哇塞滿屋子的殷靈毓手稿,震驚小小的我一萬年。】
【回樓上,最震驚我的就是小鳳和二鳳的信任度啊!封建到共和說改就改!】
【你等等!你確定?難道不是二鳳忍不住,偷偷把殷靈毓留下的給後代應急用的錦囊給拆了,才看到紅色屠龍術,然後哇哇哭的嗎?】
【那你別管,你就說是不是改走共和路線了吧。】
【歷史拋不開好不好!史官可是記得很清楚!“太宗召群臣,商議再三,乃出示錦囊,拆之,得《共和國理念》一篇,感懷自傷,淚溼衣襟。”】
【不知道他們當時看到殷靈毓連朝代興衰都為他們想的周到,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比起這個,難道不是鎮唐公主和她的激推粉絲團更讓人震驚嗎?】
【沒錯!貞觀大舞臺,粉靈毓,有未來!】
【衛家一家子,王皓,還有李唐皇室和好多重臣……不過也不意外啦,她讓天下吃飽穿暖,天下人自然記得她的好。】
【就是,而且我第一次見正史比野史還野!這就是美強慘+白月光+萬人迷的威力嗎?】
【算了吧,野史還是遙遙領先的,王皓王大將軍都能生子了,一胎三寶。】
【啊啊啊啊啊求你別提這個!】
【跪求一雙沒有看過的眼睛!】
一通歪樓,突然有人發問。
【那個……樓主和我們不是要討論六位帝皇丸嗎?】
底下迅速有人接話。
【哎呀,就是討論六位帝皇丸也離不開我們鎮唐國公,唯二尚書令之一,雜交水稻奠基人,多流派科學理念提出者,教育家,發明家,共和宣言創作者,七世紀頂級大腦,整個大唐最最閃耀的殷靈毓公主好吧?】
【小鳳和二鳳的稱號加起來不要太長,學生黨已陣亡……】
【這個時候就有人要問了,請問大鳳呢?】
【二鳳砍了。】
【二鳳砍了加一。】
【玄武門沒競爭過,涅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