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手感,練基本功?”
江辰一邊控制著飛機姿態,一邊回道。
別說他了。
就算是其他隊員,現在也都能做到‘一心二用’。
所以劉贇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說話,從而影響到江辰駕駛飛機。
“你說的很對,但不全面。”劉贇繼續道,“其實我軍之所以一直苦練打火箭彈,也與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邊境危機有關係。”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前蘇聯如日中天。”
“當時前蘇聯在我國邊境陳兵百萬,對我國造成了很大的國防壓力。”
“前蘇聯的鋼鐵洪流別說我國了,就連北約也都十分忌憚。”
“就比如說1981年的‘西方八一軍演’,就差沒把西方國家給嚇死。”
“‘西方八一軍演’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如果當時前蘇聯真的將演習變成戰爭,最多一個月就能從東歐地區橫推整個歐洲,兵鋒直指賴比瑞亞半島,最終佔領整個歐洲。”
“當然了。”
“‘西方八一軍演’也差點沒把我們給嚇死。”
“因為要是前蘇聯轉變進攻方向,由‘西方’變成‘東方’的話,以我們當時的國防力量,是沒辦法‘禦敵於國門之外’的。”
“當時前蘇聯的鋼鐵洪流對我軍,以及西歐各國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國防壓力。”
“那麼要如何快速有效的抵禦像機甲戰士一樣、密密麻麻的在平原上快速推進的蘇軍坦克叢集呢?”
“火箭彈。”
“各種口徑,各種型別的火箭彈。”
“航空火箭彈因為初速度比較大,所以在打擊地面密集目標的時候殺傷力也足夠大。”
“最重要的是,航空火箭彈攻擊效能高,一個火箭彈發射槽一次性的攻擊就可以覆蓋至少一個坦克作戰編隊。這要是使用精確制導炸彈的話,是沒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
“所以哪怕已經到了2013年,現在武裝直升飛機也依然使用航空火箭彈作為對地攻擊的主力武器。”
“同理。”
“陸基火箭彈也是一樣,其屬性都是密集型進攻武器。”
“現在你們這些小年輕們都以為火箭彈已經沒什麼作用了,這是因為你們成長過程中見過或者聽過的,最近幾十年的戰爭都是不對稱式的戰爭。一方掌握了絕對的制空權,可以對另一方進行有限的重要目標進行精確式的打擊。”
“就比如說兩次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以及阿富汗戰爭。”
“但是一旦發生了大規模的,雙方實力對等或者相差不大的空地一體式戰爭,等到了戰爭中後期,精確制導武器都被消耗殆盡之後,就一定需要火箭彈這種火力密集的,更高效的、而且成本更低廉的武器去支援和補充。”
“你剛才說苦練火箭彈時為了練手感和練基本功,這是對的。”
“就像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一樣。”
“打火箭彈也是我軍飛行員練習和學習對地攻擊的基本功。”
“透過打火箭彈,一方面可以聯絡對地攻擊時對於飛機姿態的掌握,更有助於實現人機一體。另一方面則是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