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十五碼。
“攻擊!”
陸恪宣佈開球的瞬間,二乘以二進攻陣型的兩側就雙雙衝了出去,四名球員全部都散落在了短傳區域,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路線跑動,完全把整個球場空間充分利用了起來,從左側到右側的短傳橫向區域裡,克拉布特裡、塞勒克、博爾丁、洛根,四個人分別佔據了不同的位置,並且跑動方向全部不同。
陸恪從手槍陣型站位後撤到了散彈槍陣型站位,腳步持續後撤之中卻始終沒有出手,故意放慢了出手節奏,等待馬庫斯從進攻鋒線的正中央鑽出去,出現在了短傳區域的中央地帶,然後才做出了傳球動作。
看似準備傳球找到馬庫斯,卻在出手瞬間調整了手腕的角度控制,順著身體轉動的方向把橄欖球的傳球軌道朝著左側偏移了三十度,而後以一記八碼直塞的子彈短傳找到了出現在中央地帶內側的塞勒克。
塞勒克跑出了一個內收小弧線的路線,腳步才剛剛到位,甚至還沒有完成身體調整,陸恪的傳球就已經精準地送到了他的胸膛位置,但力道比想象中輕了一些,還好塞勒克做好了完全準備,這才沒有出現掉球的失誤。
接住橄欖球之後,塞勒克沒有調整腳步,繼續側著身體,持續後退地衝撞著,一步!再一步!
角衛皮特森的判斷完全失準,衝向馬庫斯的腳步已經來不及二次改變重心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塞勒克脫離了他的防守軌道;最終還是外線衛阿布拉汗和安全衛柯蒂斯的身影覆蓋全場,及時完成了包夾,聯手把塞勒克撞倒,這才終止了塞勒克的推進。
二檔四碼。
包括傳球距離和接球后推進距離,塞勒克足足推進了十一碼,瞬間就把舊金山49人剛剛犯規的劣勢扭轉了過來。
皮特森對於自己的判斷失誤表現出了強烈不滿,狠狠地捶打了自己的頭盔幾下,試圖讓自己清醒過來。小小的細節就可以看得出來,亞利桑那紅雀對這場比賽真的充滿了渴望,甚至已經超出了季後賽席位的重要程度。
菲尼克斯大學球場之中的噓聲與罵聲正在越來越洶湧,滾滾氣浪正在讓客場作戰的每一位球員都飽受煎熬,似乎就連面板表面的汗毛都已經燒焦了,汗水才剛剛滲透出來就化作了蒸汽,騰騰氤氳起來。
而陸恪的注意力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專注高度,因為他嗅到了危險氣息的蔓延:比賽關鍵時刻來臨了!
“寬點,再寬點!”
完成防守閱讀之後,陸恪決定改變進攻戰術,把左翼的塞勒克調動到了右翼,於是二乘以二陣型就變成了多線路進攻陣型,同時右翼囤積了兩名近端鋒,整個進攻的側重點明顯傾斜,但馬庫斯則從陸恪的右側來到了左側,把整個陣型稍稍平衡了些許。
陸恪正在指揮著站位,示意塞勒克、洛根和博爾丁彼此之間的距離拉開,把整個右翼的球場都充分利用起來。因為全場噪音,陸恪不得不撕扯著嗓音,面部通紅地咆哮著,同時右手還在連連做出手勢指揮,確保進攻陣型能夠達到自己的構想。
雖然此時只是一次二檔四碼的進攻而已,但亞利桑那紅雀也同樣嚴陣以待,他們依舊遵循了今天三檔防守的慣例——
替補受傷的首發安全衛拉夏德約翰遜(RashadJohnson)而連續兩週首發的落選新秀安全衛託尼傑弗森(TonyJefferson)單獨綴在後場,足足退後了超過二十碼,幾乎已經站在了紅區前沿附近;而其他防守球員全部都展現出了攻擊性地進入了六碼範圍之內,十名球員層層疊疊地鋪陳開來。
那麼,這一次亞利桑那紅雀的防守到底是傳球防守還是突襲衝傳呢?目前為止始終在故弄玄虛卻嚴陣以待的防守陣型,是否會在關鍵時刻變陣呢?
防守閱讀,防守閱讀。
此時最重要的就是防守閱讀了,陸恪需要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