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後命人單獨帶走廂竹
寒池殿,歲月靜好。
不需要天不亮就起床,不需要如履薄冰,膽戰心驚。
膳食似是從東宮的小廚房送過來的。
因太子妃重視,底下送膳的人也上心,從東宮到寒池殿這麼遠的距離,開啟膳盒的時候,飯菜還冒著熱氣。
廂竹良才和雙梅四人坐在一處用了頓飽飯,照舊是寒梅洗刷這些碗筷。
“姐姐,這是塞在食盒夾層裡的。”
趁著寒梅不在,良才才將提前藏起來的紙條拿給廂竹。
“雙芸供出受周貴人指使。”
廂竹面色平靜,但內心卻驚濤駭浪。
這張紙條的筆跡,是她從未見到過的。
不過廂竹的關注點卻在紙條上所提的周貴人身上。
周貴人住在玉蘭宮的絳雪軒,玉蘭宮住著七皇子的生母,靜嬪。
若說後宮中的妃嬪派系,可用三派系來歸類。
以皇後馬首是瞻的自然無需多言,其二便是以貴妃及安國公為首的妃嬪們。
像淑妃,雖說生養了五皇子,但她聽命於貴妃,是因為她的父兄,在安國公手底下做事。
永徽帝在很多時候無法多封賞安國公和貴妃,便會找機會提攜父兄是安國公派系的官員的妃嬪。
淑妃就是這樣坐在四妃的位置上的。
這最後一派,便是像靜嬪這樣的,中規中矩,不行差錯步,也不會特別的攀附上位的宮嬪。
靜嬪的母族在朝堂中是一股清流,她自身清醒,知道自己要什麼,又因肚子爭氣,這才坐上了嬪位。
廂竹將紙條燒了,立在窗邊望著院中墨綠色的柏樹,心思百轉。
怎麼就同周貴人有關繫了?雙芸昨夜都不要命了,為何會有這樣的交待?
廂竹總有一種,是雙芸主動交待,審問她的人不費吹灰之力,便得了她的供詞的錯覺。
院外傳來了動靜。
是如意。
“皇後娘娘口諭,傳廂竹去問話。”
翊坤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