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
月謠見狀立刻將殿內侍婢都帶了出去。
“朕不甘心。”喻寒依靠在床頭,將這話又重複了一遍,隨後垂下眼簾,“朕要不是皇帝多好,不用困在這四四方方的地方,可以立刻出宮,住進他的家裡,呆在他身邊,打死不出宣王府的門,我總不信他會真的一點也不心動。”
“朕難道不好看嗎?”小皇帝猛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季明歸。
季明歸差點被看得起了反應,接著聽對方說道:“算了,他臉盲,長成什麼樣子都沒辦法。”
季明歸托起下巴聽著這話,覺得好笑。小皇帝還太小,正是可以為了某個人奮不顧身的時候,等過些年頭,他徹底成了殺伐果決的帝王,就再也不會這麼可憐巴巴地等著誰來愛他。
少年可以無牽無掛地去愛誰,君王卻不能有愛。不過那樣的皇帝,自己應當是見不到了。
喻寒依躬下身子,將臉埋在手掌中,低聲哭了起來。他沒有繼續發火的力氣,心裡的難過卻必須要有發洩的餘地,雖然覺得當著別人的面流淚丟人,但季明歸不是朝中人,看到了也不會怎麼樣。
季明歸見不得美人哭,從後面抱住對方,以此來安撫他。
直到喻寒依的哭聲漸弱,季明歸才開口問:“陛下當初是怎麼喜歡上宣王的?”小皇帝這種時候,肯定願意找個局外人說說自己和宣王的過去。
這些話小皇帝憋在心裡這麼多年,也一定憋壞了。
喻寒依哭累了,靠在床頭閉上了眼睛,小聲說道:“第一次遇見他,就喜歡上了。當時朕才五六歲,剛搬進東宮不久,既老實又膽小,被人潑了髒水都不知道辯駁。”
那天是中秋宴,達官顯貴都帶著家眷聚在宮裡,二皇子頑皮,摔碎了鈺坤殿裡的一個西域進貢的琉璃盞,怕被父皇訓斥,於是栽贓給了喻寒依。
喻寒依平白被汙衊,又急又氣,卻沒有證據,根本說不過巧言善辯的二哥。眼看著就要被責罰的時候,當時還是宣王世子的齊時雨站出人群,替他做了人證。
替他出頭的時候,齊時雨也不過十來歲,稚嫩的眉宇間已經隱約帶上了日後的俊朗,那時的喻寒依不知道什麼是情愛,只覺得時雨哥哥是天下最好看的人,想要把自己能給的一切都給他。
喻寒依開始著急長大,希望有一天能被對方記掛在心上,可是等真正長大了以後,他才在對方一次次防備地面對自己的時候後知後覺地明白,不是所有的喜歡都能得到回應。
即便他已經是一國之君,卻依舊得不到自己想要。
“你二哥真壞。”季明歸問,“他後來怎麼樣了?”
“得病死了,都快有十年了。”喻寒依說。父皇駕崩前,母子相殘,兄弟鬩牆,喻寒依度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光,但心底卻還帶著一絲慶幸——還好二哥早逝,否則像那樣連少時貪玩的失誤都不願光明磊落地承擔的人,摻進這汪渾水裡,還不知道能攪出多大的亂子來。
季明歸嘆了口氣,他們一個小小的朱明教,權利更疊的時候都各種明爭暗鬥,甚至自己到現在都沒掌握教內實權,更不必說爭奪皇位這樣大的事情。
在自己還沒遇見對方的年歲裡,小皇帝吃了太多苦。
“可宣王歸根結底也就幫了你一次,至於這麼死心塌地嗎?”季明歸原以為喻寒依和齊時雨,至少應當朝夕相處過一段時間,但聽喻寒依所言,卻似乎根本不是這樣。
“話雖如此。”喻寒依恢複了些力氣,曲起膝蓋,上身靠在上面,但聲音還是有氣無力,“這種事情怎麼說得清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小皇帝捏起腔調,低聲唱道,唱完就紅了臉,覺得丟人,把頭埋在了膝蓋上。